4家早教机构体验感受 好难选我给女儿看的图书推荐 每日一更蒙蒙的多彩暑假 之 料理课我和婆婆教育观念不一致 伤害宝宝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131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私房钱
912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8107 
UID
2848069 
主题
发表于 2009-10-19 14:1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游戏1:我们来打滚(0~6个月)

1.jpg



出生3个月内的小宝宝只能仰卧,而3个月后,小宝宝已经开始尝试着翻身子了。 宝宝仰卧时,在其一侧放一个玩具,逗引他翻身去取。刚开始时需要爸妈握住宝宝身体另一侧的手臂,轻轻地把宝宝的身体拉向玩具一侧,帮助他学习翻身。当宝宝学会自己翻身后,爸妈可以在宝宝仰卧时,用一件新的玩具来吸引他的注意,引导他从仰卧变成侧卧、俯卧,再从俯卧转成仰卧,让宝宝练习翻身打滚。爸爸妈妈也可以和宝宝一起翻身打滚,引逗宝宝开心。 翻身打滚的动作可以训练宝宝身体活动的灵活性,以及视听觉与头、颈、躯体、四肢肌肉活动的协调性,为下一步的爬行做准备,还能够让小宝宝从一个新的角度观察和认识身边的环境。

游戏2:和妈妈学做动作(6~12个月)


2.jpg



妈妈将宝宝抱在怀里,边唱儿歌,边让宝宝跟着自己做动作。妈妈说:“小脑袋摇一摇”,同时做摇头的动作; 妈妈说:“小舌头伸一伸”,同时做伸舌头的动作; 妈妈说:“小眼睛眨一眨”,同时做眨眼睛的动作; 妈妈说:“小手指挠一挠”,同时做手的抓握动作。 …… 妈妈每做一个动作,都要一边说,一边看着宝宝的脸,朝宝宝微笑,让他模仿妈妈的动作。 对于1岁内的宝宝而言,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能力都还存在局限,观察和模仿是学习的主要途径。宝宝在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中,能逐渐认识自己和他人,熟悉和适应身边的环境。

游戏3:找颜色(1~3岁)

3.jpg




闲暇时,爸妈可以带着宝宝仔细观察家里的玩具、水果、鞋子和衣服等物品,告诉宝宝这些物品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在宝宝逐渐熟悉了几种颜色后,拿出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卡片,先告诉宝宝这些卡片是什么颜色的,然后考考宝宝,爸妈说出一种颜色,就让宝宝去找出该种颜色的卡片。接着,再拿出家里的任意一种颜色的物品,让宝宝在卡片中找出和这种物品颜色相同的卡片,比如蓝色的鞋子,就找出蓝色的卡片。 颜色知觉是宝宝感知知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颜色也是物体的一个重要特性。认识物体的颜色,可以丰富儿童关于物体特性的感性认知,为发展宝宝分类、对比等数理逻辑概念奠定基础。

游戏4:神奇力量时间(3~6岁)

4.jpg




“神奇力量时间”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玩,可以定期或在有需要的时候进行。 爸妈首先要准备“神奇力量帽子”一顶(自己制作或用现成的,夸张一些)。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时,妈妈拿出“神奇力量帽子”,由妈妈(或爸爸)扮演一个会魔法的人,告诉大家:戴上帽子,就会毫无拘束地把自己心里所有的不快乐说出来,而且这顶帽子有力量让别人认真地倾听你说话。然后父母和孩子轮流戴上这顶帽子,大家都把不快乐的事情说出来。 3~6岁的孩子处于相信神话的阶段,借助孩子的这种心理,这个游戏可以释放孩子内心的压抑,从而舒缓他们的不良情绪,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另外,通过游戏,让孩子和父母建立了平等的交流机会,从而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游戏5:自制“公园”(6~8岁)

50.jpg





大部分6~8岁的孩子都喜欢做手工,这个游戏除了能锻炼孩子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控制能力外,还能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从报纸、杂志、广告宣传册等上面收集一些孩子喜欢的人物、书画、花草、路面等背景图案,用剪刀剪下来备用。家里常备双面胶或胶水,以及面积较大的硬纸壳等材料。在闲暇的时候,爸妈和孩子就可以利用这些材料来一起构思和建设理想的“公园”了。 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对如何布局不知所措,需要爸妈的建议和鼓励。慢慢地,孩子会越来越有主见。孩子的丰富想像力加上爸妈的知识和技巧,不一会儿,就会出现一个有花有草有树有人的“公园”了。而未来的著名建筑设计师很可能就在这种游戏的不断想像和动手锻炼中培养出来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母婴互动游戏:我们来打滚吧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