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早教机构体验感受 好难选我给女儿看的图书推荐 每日一更蒙蒙的多彩暑假 之 料理课我和婆婆教育观念不一致 伤害宝宝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98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私房钱
8738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8711 
UID
4029006 
主题
发表于 2011-7-6 12:4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语言能力提高技巧

父母要想培育孩子良好的逻辑思维语言基本表达能力,应该合理借用人类普遍存在着围绕着“得”与“失”而进行“目的性逻辑思维”的复制和编织,这一逻辑思维的社会本能特性。

因为在这个成长阶段的孩子仅仅是处于复制采集、收集和储存信息以及复制逻辑思维的阶段,还没有开始自主编织“目的性逻辑思维”,所以,父母只要是围绕着“得”与“失”对孩子进行逻辑思维语言外在表现的培育,就是在培育孩子逻辑思维语言基本表达能力。

要想真正培育好孩子逻辑思维语言基本表达能力,可能每天拿出一段相对长的时间来刻意地进行培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培育效果。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如何围绕孩子的“得”与“失”进行培育,希望父母能够举一反三地运用到孩子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丰富成长过程所依赖的客观存在的生存信息环境中去。

第一阶段:

在家里,孩子想向妈妈要勺子,妈妈明白了孩子意思,

妈妈(妈妈拿着勺子):勺子。

孩子:勺子。

妈妈(妈妈举着勺子不断重复地鼓励孩子说出):对,宝贝,再说一次勺子。

孩子:勺子。

妈妈:勺子。

孩子:勺子,给!

妈妈:哦,宝贝要勺子,真棒,宝贝会说勺子了,说对了,给。

第二阶段(在经过一段时间):

在家里,孩子想向妈妈要勺子,她用手指着勺子,

妈妈:宝贝你要什么?

孩子(她用手指着勺子):哦~。

妈妈:什么?宝贝你要什么?

孩子:勺。

妈妈(妈妈可以任意拿勺子旁边的东西):这个吗?

孩子:不,那个,勺子。

妈妈:(妈妈举着勺子):这个,这是什么?

孩子:勺子。

妈妈(鼓励孩子说出“勺子”两个字后再把勺子给孩子):对,勺子,真棒!

以此类推,当孩子想要食品、饮品的时候妈妈也可以应用这样办法对孩子进行培育,还包括妈妈带孩子在超市购物等。

再看下面一个案例:

孩子:要/饿/渴

妈妈:我要/饿/渴

孩子:我要/饿/渴

妈妈:我饿了(我渴了、我想要……。)

孩子:我饿了(我渴了、我想要……。)

妈妈:我饿了,我想吃饼干……。

通过上面这个案例我们想表达的就是,再帮助孩子很好实现语感驱动的基础上,根据孩子在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相对的时间段,把孩子所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语言外在表现方式表现出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也就是所能够表达出的最少的字数,如“要”、“吃”、“渴”等等)作为相对标准,针对这个相对标准,父母不断丰富信息,直到达到这段时间的培育目标。

然后,根据孩子逻辑思维语言外在表现方式所呈现的表现现象,不断地加大提供给孩子听觉信息的基本量,使孩子逻辑思维基本结构能在创建中不断地丰富和完整,又能在丰富和完整中不断地创建,只有这样,孩子未来才能很好地实现逻辑思维高效,良好而丰富成长,同时在逻辑思维丰富成长过程中使逻辑思维得到良好、通畅的“直线”延伸和“纵向”延伸。



父母提问:

当孩子拒绝回答(拒绝复制)的时候,父母怎么办?

父母要尽可能地予以耐心的对待。如果当孩子拒绝复制,拒绝进行逻辑思维语言外在表现的时候,父母就应该运用“倒问共鸣”的培育方法,来对孩子进行培育。

前提:

确认孩子目前的“兴趣源”和“色彩源”;

以交换为手段;

孩子正在津津有味的玩一把勺子。

妈妈从旁用语言进行引导:勺子。宝宝在玩勺子,勺子可以敲打出响声,勺子里面有一个宝宝……。

不一会儿,孩子不小心把勺子扔掉了。

妈妈捡了起来:宝宝要什么呀!

孩子:给。

妈妈:书?(妈妈那出一本书)

孩子:不!

妈妈:那你要什么呢?

孩子:给!

妈妈:勺子?(妈妈拿起勺子)勺子?勺子?

孩子:勺子!

妈妈:对!勺子!勺子!宝宝真棒!给宝宝勺子。(把勺子给孩子)

孩子:给勺子!

妈妈:哦!勺子!宝宝要给妈妈是吗?。。。。。。

总之,妈妈在对孩子说这些话的时候,一定要把孩子想要的东西的名称进行不断的重复。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积极地使用“倒问共鸣”来培育孩子逻辑思维语言基本表达能力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备注:简析“倒问共鸣”的培育方法

“倒问”就是重复表述孩子的目的,“共鸣”就是通过对孩子所表述目的的复述,使孩子和父母的逻辑思维能够融洽地结合,从而实现针对这一采集目的的孩子和父母的共同思维。

因为通过“倒问共鸣”的过程,孩子基本上已经认可了父母在共同逻辑思维上的引领性,所以父母再对孩子进一步实施有目的的培育,就可以非常轻松自如地实现了。

父母提问:

经常带孩子出去和其他孩子玩,是否对孩子的语言能力所有提高呢?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外出”不但对孩子的语言能力,特别对社会沟通能力、主动思维能力等等有非常大的培育作用。但是需要父母注意的是,在陪伴“外出”过程中要明确几个容易被忽视的要素:

陪伴者:妈妈。在这个相对的时间、相对的空间里,有妈妈的陪伴,孩子会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是实施这种培育方法的前提;

陪伴者的使命:充分帮助孩子获取生动类信息(如:生活经验类、社会经验类信息等)

时间:父母应当在每天中尽可能地规划出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陪伴孩子实现外出;

游戏伙伴:最好是比自己的孩子大2岁左右的孩子集中的场所;

出行目的:

出行前不要过多约束孩子,提过多的要求。

父母可以提一些建设性意见,比如:天气、地点、路线……,如果孩子没有听从,

而事实上又发生了,孩子们会自然的对父母产生敬畏、崇拜之情。之后父母再对孩子

提出建议和指导行为,其威力就会自然的显现出来。

因为有妈妈的陪伴,所以在这种“安全感”的陪伴下,孩子会在本能的逻辑思维“比较心理”作用下,积极而高效地对其它孩子逻辑思维语言外在表现的现象进行采集,而这种经常性的采集,经过逻辑思维“比较心理”的作用,会有效地促使孩子运用逻辑思维语言外在表现方式进行逻辑思维自我表现,所以,对于想要培育孩子逻辑思维语言基本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语言丰富表达能力的父母来说是一个可供选择的、不错的培育方法。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私房钱
1852  
宝宝生日
2009-08-04 
积分
1954 
UID
3904307 
QQ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私房钱
3329  
宝宝生日
2008-06-15 
积分
3049 
UID
5750338 
浩浩妈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私房钱
4554  
宝宝生日
2010-07-13 
积分
4669 
UID
3954367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私房钱
9016  
宝宝生日
2009-10-31 
积分
9280 
UID
6002117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请“逼”着孩子跟妈妈学说话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