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早教机构体验感受 好难选我给女儿看的图书推荐 每日一更蒙蒙的多彩暑假 之 料理课我和婆婆教育观念不一致 伤害宝宝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7 | 浏览: 407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私房钱
10585  
宝宝生日
2015-12-17 
积分
10585 
UID
25801007 
主题
发表于 2016-1-5 15:0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看到挺有用的,就转过来了


怎样在这短暂的2分钟将最有价值的孩子的信息告诉医生呢?


1、介绍宝宝病史时,不要讲细节
哪天去姥姥家了,吃了好多鸡翅,晚上出去完了会儿,回来还好好地,夜里他老闹,一量39°。。。天啊!1分钟过去了。医生一定打断你,医生会在你所说的某个信息对诊疗意义不大时打断你。

2、提前了解病情,准备资料
如果宝宝平时生活不止你一人照顾,或者你并不了解孩子整个病程,那在就诊前,就与其他照顾者沟通好宝宝的病情,避免医生问你时,你在问其他人,耽误时间。这种沟通可以在带孩子去医院的车上进行,有效又不耽误时间。如果宝宝曾在其他医院就诊过,请携带病历、化验单、片子等资料。


3、抓住重点,提供有价值的病史
哪些病史对医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里,就两种宝宝最常见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给您做个小结:


针对呼吸道疾病(发热、咳嗽等)医生常要了解:
宝宝是否发烧?烧几天了?(不要讲几号开始发烧,星期几开始发烧,医生门诊时从来不记得今天几号星期几,更没有时间帮您推算烧了几天。您需要在就诊前自己算出发烧了几天)体温最高多少度?(不要说烧到了几度吃了退烧药退了,又烧了几度服了退烧药又退了,只说最高多少度就可以了)
咳嗽吗?白天咳得厉害还是晚上咳得厉害?会不会咳醒?运动过后是否咳嗽加重?是否持续咳嗽或过于频繁?喘不喘?是否有痰?
还有其他的症状吗?(包括是否流鼻涕?是否打喷嚏?是否嗓子疼?是否肚子疼?……)
食欲怎么样?
大便好不好?大便干吗?是稀便吗?


针对消化道疾病(腹泻、呕吐)医生常要了解:
大便次数、性状(粘液便?、水样便?)、量
呕吐的次数、量,能否喝水?
小便量的变化
之前有无在外就餐、有无饮食不当、有无添加新的辅食。


就诊前把这些问题过一遍,和医生的沟通就会非常有效,你也不会觉得总是被打断。




另外:腹泻患儿就诊时最好携带大便标本:所留大便不要放在尿布上或纸上,这会影响检查结果。可将大便发在玻璃或塑料小瓶中,或放在保鲜膜中。不要保留时间太长,越快送检越好。一般大便留取后1小时内化验。




坦率的讲,这么短的时间,对患者不容易,对医生也很难。
因为医生在这么短的时间给患者看病最大的诉求是不漏诊,就是有重病别给耽误了。这么短的时间想有特别满意、全面的医患沟通,是不现实的。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私房钱
5324  
宝宝生日
2006-05-20 
积分
4376 
UID
8100799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私房钱
2357  
宝宝生日
null 
积分
2287 
UID
8097389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私房钱
1995  
宝宝生日
2005-11-12 
积分
1770 
UID
7707402 
妈网小编

妈网小编

Rank: 30Rank: 30Rank: 30

私房钱
1253719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089246 
UID
5121405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私房钱
1871  
宝宝生日
2008-04-13 
积分
1771 
UID
8097349 
孩子生病,有时候家长就罗里吧嗦的上次带孩子看病也是,,前面家长真能啰嗦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私房钱
2766  
宝宝生日
2005-02-27 
积分
2656 
UID
7728376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排队1小时,看病5分钟】家长一定要学会与医生2分钟有效沟通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