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吹绿 于 2018-1-24 12:05 编辑
今天是腊月初八,俗称“腊八”。 元宵、端午、重阳……每一个传统节日, 你也许会忘记其中的典故, 但绝不会忘记其中的美食。 毕竟,我们就是这样一个能把所有传统节日、 节气都转化成“吃吃吃”的国度。
中国人在吃方面的争论,从来不会停止。 腊八粥同粽子、月饼一样, 它的起源、口味、食材…… 几乎方方面面都能挑起“纷争”。 比如,腊八粥到底要放哪些食材, 不要说南北方之间的差距了, 也许你妈妈和你姥姥的做法都不一样。 先来说说起源 为什么要在腊八这天喝腊八粥呢?说法挺多,学界都存在争议。
有说是纪念释迦牟尼的。腊八这天是释迦牟尼在佛陀伽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为纪念这个日子,寺庙多在这天进行施粥活动。 △每年的腊月初八,佛教的各个寺院、佛教团体皆有施粥善举。 有说是当年朱元璋落难遭受牢狱之苦时,从老鼠洞里刨找出七八种杂粮,把这些杂粮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后来当上皇帝,把这锅杂粮粥美其名为腊八粥。
还有说是岳飞打了胜仗,腊月初八大胜而归,众百姓们相继给岳家军送粥。岳飞死后,人们也在腊八煮粥食用,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还有“庆祝丰收”说、“长城修筑”说等等,就不一一赘述了。 其实,民间无论有什么样的故事,都不必太深究,不过是为了确立食俗仪式找一个合理性而已。我们自古讲究“师出有名”,吃个饭也要琢磨:以什么名义聚在一起才好呢? 再来说说甜还是咸 关于腊八粥的甜咸问题,就像是端午节讨论粽子甜咸一样,就算再怎么探究,也难以得出一个答案来。这跟地域和习俗有关,一般北方吃的腊八粥是甜的,而南方喜欢咸口。 尤其是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突然发现集主流粗粮于一体的腊八粥,简直就是健康食品,于是发明了——罐装八宝粥。 在此过程中,甜八宝粥抢先一步,如今甜派阵营的声量已远占上风。总之,自己吃得惯就好。 △八宝粥与方便面、火腿肠,堪称“国民食品”。
另外,就是配料问题 可以说,各个地区的腊八粥,配料都有所不同,很难抱团。模拟一组对话来感受一下: 北京妞:我们这儿的腊八粥里掺有不下20种东西呢,红枣儿、莲子儿、核桃仁儿等,黏糊,好喝。
陕西大叔:除了米和豆,加些干果、肉、豆腐一起煮,嘹咋咧! 宁夏丫头:加肉?把尬嫩介啥!腊八粥当然要豆、大米,再加上麦面和葱花油咯。
河南妮儿:不中。小米、绿豆、麦仁、花生、玉米等,再加红糖和核桃仁,这才叫腊八粥嘛。
江苏帅哥:有咸和甜两种吃法,甜的加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等,咸的会加青菜和油,个是家?
**妹子:肯定要甜的才好吃的呀。我们都是放胡桃仁、松子仁、桂圆肉、荔枝肉的呀。
广东细佬:你哋喺度讲八宝粥呀?唔识咩节,庆祝咩? 安徽小哥:粥?马虎熊。我们都吃腊八豆腐的。 青海小哥:豆腐?逮!可我们都只是吃麦仁饭,就是麦仁、牛羊肉、青盐、花椒、姜皮等一起煮的那种。 东北老妹:光喝粥多埋汰,重点要吃腊八泡蒜! 懒癌患者:都别争了,腊八粥放什么,取决于冰箱里都剩下什么菜。。。 △在东北,腊八蒜算是腊月的象征。 △陕西关中地区,家家户户腊八节一般不喝粥,而是要吃碗腊八面。 △青海西宁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 △腊八节前,安徽黟县地区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腊八豆腐”。 是不是千差万别? 各地腊八粥配方不同,是因为各地物产不同,自然也就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再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花生、黄豆、白果、豆腐、油豆腐、芋头等等。 所以,尽管差别很大,都自认为握有“正宗腊八粥”的配方,但是,正是这种谁也说服不了谁的局面,反而形成了一种和谐:各有讲究,各有特色。 本来嘛,食材用什么有那么重要吗?喝过腊八就是年,只要能和家人一起,吃的开心、吃出年的气氛就可以了。
△腊八节前后,南方一些地区有习俗自制腊肉腊肠,迎接新春的到来! 一个小冷的问题:腊八粥和八宝粥是一回事吗? 任性姐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查了很多资料,一番追寻,得到结果如下,仅供参考:
本质上,腊八粥不是八宝粥,因为腊八粥正如前文介绍,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很有趣的饮食风俗,配料也因各省市产出作物不同而有所差异,特定在腊八那天食用。 而八宝粥以滋补为主,可以常年食用。 只不过,因为现在物品丰富了,腊八粥与八宝粥的内容有了更多的改变。腊八粥与八宝粥的实际区别也就很小了。 每个人的记忆里 都有一碗属于自己味道的腊八粥 你家腊八粥的口味是甜的还是咸的 里面又会有怎样独特的食材? 留言聊一聊吧! ▲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