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729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妈网小编

妈网小编

Rank: 30Rank: 30Rank: 30

私房钱
1081020  
宝宝生日
2011-01-01 
积分
787965 
UID
5121692 
主题
发表于 2018-5-7 16:0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0.gif


有了孩子之后,很多妈妈对厕所有了巨大的向往
仿佛这就是一片可以畅快呼吸的净土
但是也有很多的妈妈更向往职场
职场上的她们如鱼得水可了劲的浪
但兼顾家庭和工作也让很多职场妈妈表示
浪不动浪不动

1.jpg


任性姐有幸认识不少的职场妈妈
听过她们的酸甜苦辣
她们既普通又不普通
今天任性姐要和大家分享她们其中一位的故事

工作和生活并非各自独立,它们是互通的

董老师是多特儿童专注力的一名老师,她同时也是一个13岁小女孩的妈妈。母亲的天性让她对所有的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她把他们都称为“我的孩子”。

2.jpg


当任性姐问起董老师工作和生活是否会顾此失彼时,董老师的回答让任性姐有些意外,她说她的工作和生活是相辅相成的。
“在家庭里,我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在工作中,我是我所有学生的妈妈。”董老师说“其实我的工作是在帮助我更好的做一个妈妈,而我作为一个妈妈也很能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心情,也能够帮助我更好的与家长和孩子沟通,我想尽我最大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家庭。”

说这些话的时候,董老师整个人都洋溢着幸福和阳光,这是一个职场妈妈的自信和自豪。

3.jpg


孩子的支持和认可是我最大的动力
对于很多的职场妈妈来说,兼顾和平衡工作与家庭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对现在的董老师来说,这件事情好像没有那么困难。

董老师坦言,她自己也时常会觉得愧对女儿,能够给女儿的陪伴很少。很多时候晚上下班回到家,女儿可能已经睡觉了;周末女儿休息,她却要给学生上课;女儿上初中后的多次大型家长会,她也只到场过一次......但是女儿对她的包容和理解,让她很感动。

4.jpg


“我的女儿很支持我的工作,她认为我是她的榜样。”董老师说起这话的时候,眼中是闪着光的。

“尽管我陪伴她的时间比较少,但是我都会尽量的去照顾她,每天给她准备早餐,晚饭尽可能一起吃,在她需要我的时候我都会尽量的满足她,这也是我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也是让她感受到妈妈虽然忙工作,但是对她的爱并不少。”董老师说,“每次我生日或者是母亲节这样的节日,她都会提前给我准备礼物,有时候是一张小贺卡,有时候是一幅画,这都是她支持我工作的一种表现,也是我工作的动力。”

5.jpg


行动胜于言语,孩子需要的不只是陪伴
对于很多的职场妈妈来说,缺少陪伴孩子的时间、亲子感情淡漠是一个较难克服的问题,但是董老师跟女儿的关系却像是朋友一样,这种相处的模式值得很多妈妈借鉴。
兼顾工作和家庭并没有让董老师停止学习,学习心理学让董老师更懂得该如何和孩子相处,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孩子更高质量的陪伴。

董老师表示,尽管一些家长每天有很多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但是这种陪伴是没有质量的,孩子不能从中学习和感受到任何东西,这样的陪伴是无效的。

6.jpg


要改变孩子需要从影响入手,而非要求。无论是多大的孩子,家长在试图说服他们的时候其实是很难的,甚至可能会产生相反的作用,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分享或者是其它的方式去让孩子知道和感受。

行动胜于言语,家长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以及自身的行动行为,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是让孩子了解更多道理的方式,这种方式带来的效果,是告诉和要求达不到的高度。

和孩子充分的沟通、一起分析事情因果利弊,尊重孩子的选择,是家长和孩子更好相处的一种方式,也是对孩子成长最有帮助的方式。

妈网小编

妈网小编

Rank: 30Rank: 30Rank: 30

私房钱
12584  
宝宝生日
2001-01-01 
积分
11297 
UID
5121678 
回复 山吹绿 的帖子

很棒的妈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双面妈妈|宝贝儿,你的支持是妈妈最好的礼物!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