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孕育宝典-孕妇课程实时更新2017年岛城妇(产)科大夫排行榜2017青岛生育保险津贴
青岛妇产医院建卡+告知单流程2017孕育宝典-中医调理大放送2017年孕妈搜院-青岛妇产医院搜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102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私房钱
8254  
宝宝生日
null 
积分
7607 
UID
6186079 
主题
发表于 2011-9-13 11:1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一位22岁的孕妇在K507次列车上流产,幸遇乘客和列车员以及石家庄火车站值班人员救助。孕妈长期劳累,上班时间太长,乘车出行不注意就容易流产,看了后有点后怕!我还是早点休假回家吧!大家都休产假没

孕妇列车上流产 车上车下联手救治

  4
日晚,由北京西开往遵义的K507次列车上,一位女士忽然紧捂肚子说不舒服,随后有血顺着腿流下来。据了解,该女士姓王,已怀孕两个月,正准备和爱人郭先生回湖北老家。

  周围乘客见状,纷纷过来关心,但王女士的症状并没有缓解。

  5日0时30分许,列车刚过新乐站,郭先生向列车员求救,列车长随即联系石家庄火车站求助。接到电话后,石家庄火车站值班站长立即打了120。

  0时40分许,K507次列车靠站,120已等在3站台。王女士随即被送往医院。


每天工作14小时 乘车前走了20分钟

  当日,医生为王女士做了清宫手术。王女士身体无大碍,遗憾的是胎儿没保住。郭先生买了两张长途汽车票,两人于5日14时再次踏上回老家的路途。

  昨日, 郭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已到达老家湖北宜昌。

  郭先生说,王女士怀孕的第一个月,他们都没发现。他俩都在北京通州一家服装厂工作,每天工作13~14小时,每月只休息两天。在去北京西站坐K507次列车的路上,因为公交车太拥挤,他们步行了二十几分钟。“可能是累着了。”郭先生说。


医生:孕前3个月坐车出行要慎重

 
 石市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部主任焦红燕介绍,像王女士这种情况,与她的个人体质、长期劳累和乘车有关。

  “一般来说,如果是无计划性怀孕,身体各方面条件都达不到最佳状态。尤其像王女士这种身体瘦弱、每天上班时间长的孕妇,更要注意。同时,孕妇在孕前和孕后3个月,坐车出行要非常慎重。”焦红燕介绍,前3个月孕妇过于疲劳易导致流产,后3个月也易流产、早产。


孕妇出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候车时:

  
1、选择通风良好的位置,尽量避开人员集中的区域。

  2、多吃新鲜水果或其他营养食品,减少因环境改变带来的不适感。

  3、适当站起来走动一下,避免下肢浮肿,同时要避开吸烟区。

  ■ 出行时:

  
1、尽量选择火车、轮船这些既平稳又安全的交通工具。乘坐汽车是下策,旅途颠簸、跳跃易引发流产。

  2、尽量选择卧铺,睡觉时头部朝向走道一边,这样可避免头部受到震动。

  3、携带一个软垫,坐车时把软垫放在后背和臀部之间,以减轻腰背酸痛。

  4、最好在有家人陪同的情况下出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私房钱
1714  
宝宝生日
 
积分
1735 
UID
5757243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私房钱
4854  
宝宝生日
2012-02-28 
积分
4987 
UID
6129599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私房钱
70969  
宝宝生日
 
积分
84004 
UID
5891839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私房钱
506  
宝宝生日
 
积分
512 
UID
5941847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一孕妇每天工作14小时!莫名流产了!孕妈乘车出行必须要注意!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