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各地母婴室搜罗青岛儿科大夫排行2017二胎育儿日记手把手教你选早教的标准
入学记-琴岛通学生卡办理岛城幼儿园信息都在这青岛新生儿出生证明青岛妇科名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85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

私房钱
740  
宝宝生日
2006-01-01 
积分
754 
UID
9369555 
主题
发表于 2013-3-22 15:0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什么是上火:上火是中医和民间说法,现代医学解释是炎症,多由各种细菌、病毒侵袭机体,或由于积食、排泄功能障碍所致。小儿脾胃功能还不健全,而生长发育很快,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如果饮食不合理,再加上夏季孩子体内的水分流失过多,就易引起“上火”。为什么儿童容易上火? 孩子上火,炎症所致。“火”有实有虚
之分。

Rank: 10

私房钱
740  
宝宝生日
2006-01-01 
积分
754 
UID
9369555 

实火 以下症状都属实火,症状重,来势猛,宝贝上火通常属于实火。
【心火】主要表现在舌,舌边尖发红、心烦意乱、多梦或睡不着觉,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想大量饮水。
【脾火】主要表现在口舌,舌苔黄腻、口苦口干,口唇生疮,想大量饮水。
【肝火】肝有火主要表现在眼睛,出现眼干眼痒,结膜炎、眼屎分泌多,脾气暴躁易冲动,压不住火,总想发脾气,有时甚至有胸肋刺痛感。
【胃火】主要表现在牙及牙龈,口臭,牙痛,牙龈红肿,牙根发炎。大便干燥。  


虚火 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等属虚火。老年人和身体瘦弱者多虚火。
【宝宝口舌生疮】宝宝上火后大都会出现口角糜烂、干裂、嘴唇起疱疹、口腔黏膜及舌头溃疡等症状。
【宝宝大便干结】有的宝宝上火后会引起便秘,排便时因肛门受干结粪便剌激出现疼痛而哭闹。
【宝宝眼屎增多】宝宝眼内分泌物增多,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可见眼角有眼屎,过多时会粘住眼睑。
【宝宝皮肤干燥】宝宝肌肤稚嫩,如果长期呆在湿度过低的环境中,皮肤很容易变得干涩,甚至发生皲裂,宝宝的毛发也会因此变得干枯无华或脱落。
【宝宝腹泻】宝宝的消化系统比较娇弱,一旦上火就容易发生肚子胀满不适、腹痛、腹泻、大便酸臭、肛门发红等症状。   


Rank: 10

私房钱
740  
宝宝生日
2006-01-01 
积分
754 
UID
9369555 
1.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含丰富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宝宝出生后最好母乳喂养,可提高抵抗力,防止上火。妈妈要合理膳食,保证充足奶量。
2.培养良好饮食习惯:营养均衡的同时,培养宝宝爱吃蔬果的习惯,蔬果富含维A和C,增强免疫力,防止上火。控制零食,不要吃易上火食物。
3.保持合适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在1822℃左右,湿度在55%60%左右,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防止宝宝皮肤及鼻咽腔黏膜干燥。

4.选好配方奶::许多吃牛奶或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宝宝出现了“上火”症状,人工喂养的宝宝应在营养专家的指导下选用配方奶,多喂白开水。

5.
保证睡眠:宝宝睡眠好,既能促进生长发育,又可增强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因此,妈妈要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时间。
 
6.多活动:天气好可多带到户外活动,促使体内积热发散,提高抗病能力。
7.合理添加辅食:对4个月的小宝宝要适时添加辅食,6个月后,除母乳喂养,还应合理补充富含膳食纤维谷类、新鲜蔬果等,可预防上火和便秘。
8.规律排便:帮宝宝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可以及时将体内的毒素排出来。
9.自制药茶:可用绿豆、鲜藕、甘蔗、大白菜根、荸荠、鲜茅草根、鲜芦苇根等熬茶,让宝宝天天多次饮用,对预防上火有良好效果。

Rank: 10

私房钱
740  
宝宝生日
2006-01-01 
积分
754 
UID
9369555 
供各位妈妈参考!

Rank: 10

私房钱
740  
宝宝生日
2006-01-01 
积分
754 
UID
9369555 
春捂秋冻要适度哦,不要给孩子捂的太热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应对宝宝上火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