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各地母婴室搜罗青岛儿科大夫排行2017二胎育儿日记手把手教你选早教的标准
入学记-琴岛通学生卡办理岛城幼儿园信息都在这青岛新生儿出生证明青岛妇科名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42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爱韵东方琳琳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私房钱
8430  
宝宝生日
2012-12-18 
积分
8250 
UID
7381975 
主题
发表于 2013-5-20 11:3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母亲节刚过,安吉丽娜·朱莉就宣布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因为发现自身存在遗传致病基因突变,为降低患癌几率,她对双侧乳腺进行了切除手术,并将这个消息通过媒体公布于众,旨在唤起更多女性对自身健康和世人对这类疾病的关注,如此举动令人钦佩。其实肥胖、不生育、爱生气、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反复人工手术……这些都是导致乳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999999.jpg




1、乳腺增生多年不愈
乳腺增生是一种慢性疾病,尽管不是每一例乳腺增生都会恶变,但两者之间的诸多联系,提示人们要积极进行乳腺保健与治疗。
提示:乳腺增生中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肿块较大、肿块与月经关系不明显者,容易发生恶变。鉴于乳腺增生有可能恶变,建议尽早调理改善,不可拖延大意。

2、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
很多女性在做人流前总是问医生:人流对身体有多大影响?而她们考虑的一般都是指对肉体的损伤及疼痛,而没有认识到不痛不痒的激素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3、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
研究证明:滥用含雌激素类的保健品,可能导致乳腺癌。

4、有乳腺癌家族史
除去遗传原因和环境因素,我们每个人都是那株庞大的FAMILYTREE上伸出的一个枝桠——主干的健康状况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未来。

5、未哺乳
哺乳可以降低妇女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等疾病的几率。哺乳过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会大大少于从未哺乳的妇女。

6、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
乳腺癌与脂肪摄入有一定关系,所以在儿童发育时期应该注意营养均衡,在青春期应该控制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注意锻炼身体,绝经期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


7、精神抑郁,经常生气,心情不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相关数据,癌症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介于20%-45%之间,大大高于普通人群发病率,而乳腺癌患者的抑郁倾向尤为明显。

8、反复长期接触各种放射线(多次放射线、电脑、手机等)
目前已经肯定的事实是接触电离辐射可以增加肿瘤发病率。肿瘤是人和动物在接受射线照射后最严重的远期病理变化。电磁辐射诱发乳腺癌的可能不可忽视。

9、独身未育或婚后不育
目前,发生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最明确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女性生育子女数:相比较于经产妇女,未生育妇女患这些癌症的危险较高。

10、月经初潮过早或绝经晚
当今女性新的生理现象,如月经初潮提前、绝经推迟、不育晚育等大大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病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如今儿童营养丰富,滥用补品,月经普遍提前,一些女性为延长生育期,人为延迟绝经,乳腺受雌激素作用时间过长。此外,独身、婚姻持续时间短、性伴侣多的女性乳腺增生患者增多,虽乳腺增生不是恶性肿瘤,但如长期不愈就有可能转变为乳腺癌。

因此,爱韵东方告诫:了解乳腺健康知识,调整生活方式,治愈乳腺增生,是阻断乳腺癌的癌前病变,预防乳腺癌的最佳措施。

爱韵东方祝您好身材、好皮肤、好健康!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私房钱
107  
宝宝生日
 
积分
110 
UID
9718618 
多按mo就没事了
爱韵东方琳琳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私房钱
8430  
宝宝生日
2012-12-18 
积分
8250 
UID
7381975 
回复 lovely露露 的帖子

这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女星朱莉切除双侧乳腺给广大女性敲响的警钟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