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50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幽幽伊人

学 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私房钱
17430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7326 
UID
5156311 
主题
发表于 2013-7-29 15:1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浙江在线07月25日讯
“中午出去办事,暴晒15分钟后头晕目眩,感觉不会再爱了……”昨日下午,网友@三万尺高空,发出这样一条微博,后面,大家都发出感慨,“烧烤模式”的杭州,快把人晒化了。

  凶猛的三伏天真不是开玩笑的,昨日16时20分,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馒头山)气温40.4℃,突破了2003年8月1日40.3℃的历史最高记录。

  “这天真热得不一般。”一大早,晨曦刚退,阳光就已十分毒辣,户外热浪滚滚,住老式小区高层的市民或许会发现,水龙头打开,流出来的竟然是热水——房顶上的水箱都被晒烫了。

  而记者昨天在杭城各家医院蹲点,发现白天的门诊量有所下降,晚上的夜门诊,开始闹猛了。

  患者多是热出来的毛病:有的人喝水太少,肌肉酸痛了;有的人冷饮吃多了,“脑结冰”了;有的则为自己头发掉得厉害,发愁了……

  肌肉酸痛
  可能出汗太多喝水太少
  在杭州市某医院急诊科,一位交警患者说自己没运动,却感觉“全身没力气,肌肉酸痛。”
  医生细问,发现他在烈日下执勤2个多小时,一直没喝水,导致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低血钾症,病情表现就是肌肉酸痛。
  医生提醒,即使不中暑,人在高温的户外,流汗过多,体内大量水分流失,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造成电解质紊乱,症状类似于中暑,头昏,没力气。如果还不警惕,不喝水,接下来就可能会昏倒抽搐。
  这位交警就诊时,急诊科治疗的方法就是给他补充葡萄糖液体。

  大汗淋漓猛吃冰淇淋
  突然“脑结冰”
  昨日另一位少年,则是因为“速冻”自己,冻出头痛。19岁的小徐一直用手扶着额头喊痛。妈妈在一边数落:谁让你吃那么多啦!原来医生发现,小徐头痛,是因为冰淇淋吃多了。
  昨日上午小徐与同学逛电脑城后回家,路上太热,回家时,他大汗淋漓,把空调调到23℃,又捧了一大盒冰淇淋吃起来。“那种饭盒一样大的冰淇淋,5分钟不到就吃光了。”妈妈说。
  冰淇淋刚下肚,小徐突然头痛欲裂。
  他放下冰淇淋跑去喝水,头痛依旧。
  妈妈见状,赶紧带着他来看医生了。
  医生分析,可能是冰冷的食物突然间进入热的口腔,给口腔黏膜造成了很强的刺激,并使头部和面部的肌肉、血管收缩,引起直通大脑的一 支动脉痉挛了,并冲击痛觉神经末梢,最终引起头痛连锁反应。所以这个时候,人会感觉在额头中部或太阳穴附近疼痛,有的人还可能恶心呕吐
  医生说,这种情况,医学上称“脑结冰”,有的人会持续几十秒钟,有的人时间更长,如果之前有偏头痛的病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高温天
  为脱发发愁的人多了
  引起夏季脱发的原因主要是,人在高温的环境下,心情容易烦躁,加之夏季睡眠质量不高,两个因素叠加,容易引起掉头发。
  高温还会降低受孕机会,原因是高温让男性精子减少了。
  实验证明男性在夏季,精子活力普遍会降低,因为精子是不耐高温和潮湿环境的。
  建议,夏季保护“小蝌蚪”,男孩子最好不要穿紧身的裤子,宽松的裤子才能保证XX通风,不受环境过度影响。

  热问一:消暑喝冰水好吗?
  消暑最好不要大量吃冷饮,不要喝冰水,而是喝温开水。“因为吃冷饮反而不利于汗湿排出体外。烧开后放凉的温开 水,水温在40℃左右。这个水温接近人体温度,感受会非常舒服,此时的水分子活力最强,穿透力最强,最易被人体吸收,可以快速补充体液。”
  热问二:为什么40℃的水让人感觉还有点凉,而40℃的气温让人抓狂?
  人的体温保持在36℃~37℃,40℃的水温只影响到人的体表,也就是皮肤能感觉到的温度,皮肤能忍受的温度可以达到50℃甚至更高,40℃当然不在话下。 而环境气温达到40℃时,人体大多器官都会感觉到,并迅速参加“自我冷却”,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比如皮肤通过蒸发汗水来散热,肺部通过急促“喘息”呼出热量,心脏加快心跳,输出比平时多60%的血液至体表,参与散热……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40℃高温天猛吃冰淇淋 少年突发“脑结冰”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