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1685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0Rank: 20

私房钱
39490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35323 
UID
4052525 
主题
发表于 2016-8-9 12:0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1

  我说些找骂的话吧。


  讨论下一个辛苦擦地板的人是否应该包容另一个翘脚看电视的人。我的答案是:应该。


  类似的问题包括:一个辛苦赚钱的人是否应该包容另一个在家喝咖啡看报的人,一个早起接孩子买菜辛苦的人是否要指责另外一个人。


  尤其这种问题:


  亲密关系中的各种指责抱怨,自己付出了很多对方却无动于衷。


  这也是家庭中典型的冲突:牙膏到底应该从尾部往前挤还是随便挤。





  2


  人际关系尤其亲密关系中的评判是一大忌。就是以自己的标准为荣,以对方的标准为耻。自己的标准是对的、好的、高级的,对方的标准是懒的、俗的、低级的。因为你有了这个标准,所以对方就应该自觉地、自动地、高兴的、轻松的放弃他的标准,遵从你的。


  比如说,对于地板、洗澡、起床、挤牙膏等标准。你的标准是地板一尘不染,他的标准是凑合就行。你的标准是一天一洗,他的标准是出去见外人才洗。你的标准是到点就得起床,他的标准是有事才起床。谁的标准好呢?如果非得说你的,就显得有点自以为是了。如果你说大家的、公众的都这样,那你就是把家变成公共场所了,因为你剥夺了人在家里不遵循公共道德的自由。


  这里的评判就是:


  辛苦擦地板是对的;翘脚看电视是错的。


  似乎有点不公平。简单说就是:辛苦是好的对的,享受是错的不好的。尤其在该辛苦的时候享受是不好的。这只是你的评判。


  就像大学某考研同学在告状的时候说:某舍友在宿舍打游戏影响了我学习。班主任说:那你学习打扰人家打游戏了吗?你怎么评判哪个是好的哪个是该的呢?


  所以,是否擦地板是你的选择,你的标准。你在为自己的标准付出,这是可以的。但理所当然义正言辞的让另外一个人为你的标准付出,就有点那个了。


  评判,就是区分出了哪个好,哪个坏。哪个应该,哪个不该。


  在关系里尤其亲密关系里,定义好坏对错应该,就是捆绑限制关系。当然,关系是要有所限制的,比如说孝敬爸妈、忠诚伴侣。但在细节上过多限制,这感觉就像是:修一条马路,你需要设定护栏,形成一定的基础保护。但当马路一定宽的时候,你划太多杠杠线线的时候,跑起来就很影响发挥了。界定越多,越容易出事。






  3


  这些评判,来自于家庭规条。


  比如说,你从小被训练成要整洁、干净,每当地上有根头发,你是会被骂被数落甚至被揍的。比如你小时候必须要准时起床,如果你起的不够准时是会被训的。地板怎么擦是如此,牙膏怎么挤是如此,是否要勤劳如此,关心另外一个人也是如此。如果你很关心人,很勤快,很可能是你被训练的结果。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形成了你潜意识里的模式,成为你自动化的一个动作,很是习惯。以至于你觉得干净、整洁、擦好地板、从尾挤牙膏、勤劳、关心别人这些事都没什么,而且很好。


  但是另外一个人的家庭教育不是这样的。他来自于跟你不太一样的家庭,所以他有着不同的受训背景,对于人生有着另外一套活法。很多人说门当户对多么重要,就是来自于此。但是再门当户对,也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家庭。即使一样的家庭里的两个孩子,因为年龄、性格、学习成绩等不同,所接受的父母的态度也可能截然不同。所以人与人的差异是必然的。


  人与人的差异,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家庭规条的不同,导致了生活习惯与人生观的不同。


  因为你只经历过一个家庭,你在这样的环境里活了下来,所以你潜意识里自动认为这是世界唯一的标准了,并且是正确的。实际上这只是属于你的原生家庭的,而非通用的。


  不要尝试说挤牙膏从尾巴挤就是方便啊,那是因为你的规条是“人要为了下一步方便而做好这一步”。不要说整洁了就是舒服啊。那是你体验不到对另外经验的人来说放松自由的快感会大过整洁的舒服。人之所以会懒,是因为懒的获益是大于勤快的获益的。两者获益取其大。所以也不要说洗澡干净了怎样好之类的。你看到的是表面的好,看不到他人和你不同的时候,做起来的代价。你可以轻松讲好汉语,但你让另外一个人和你一样轻松讲好汉语是残忍的。







  4


  规条是一个家庭的禁忌,长大后就成为人生的禁忌了。


  也就是说你只能这么做,不能那么做。只能A不能B。


  规条并不是爱,爱应该是轻松的,自由的。规条是僵化的、封闭的。规条是做起来很累的。


  你小时候被训练的时候,做不到或错了是被骂的。所以你形成了地板只能整洁、牙膏必须从尾巴挤、必须按时起床、按时洗澡的好习惯。这些习惯“只能A不能B”的时候,就是禁忌。


  禁忌的第一层意思是:我不能做不到。即使我很累,即使我不开心,即使我不愿意,我也不能做不到。


  如果做不到潜意识里自动判断为是会被揍的。也就是再累再辛苦,你也要擦地板。这时候潜意识又会执行轻松法则:1.我必须完成。2.我不愿意完成。


  那我就只好动员另外一个人替我完成了。这就是我在《为什么想要理想伴侣》里所说的,因为是不得不实现的,那么人实现不了或实现着很累却又必须要实现的自我,就会转移到另外一个人去替自己实现。


  所以当你想让另外一个人替你做的时候,一定是你不想做又一定要做。假如你是爱地板的,另外一个人在看电视与否,你就不会有强烈的反应。


  禁忌的第二个意思:我不能做,你也不能做。我必须做到的,你也要必须做到。


  你和我这么近,你是我的自我范围内的人,是我的一部分。我决不允许你也做出禁忌之外的事。所以我不能允许地板擦不好,你也不能允许。我不允许自己自私,你也不能。


  禁忌的第三个意思就是:我是渴望突破的。虽然必须做A,但我很渴望做-A。为了避免激发我想做-A的欲望,只好让你不要在我面前嘚瑟着你可以做到-A了。


  地板,我其实是不想擦的。我很想像你一样,可以轻松自在翘着腿看电视,可以享受生活。但是我不允许自己那么做。潜意识里轻松是会被揍的。那么你也不能做,不然你会激发我的欲望的。


  我在北京坐地铁的时候,每进地铁就要安检,人人必须如此,没觉得有什么,地铁安检在北京就是个禁忌。但是到了上海坐地铁的时候,就十分不愿意安检。虽然我还是会把包放进安检机,但是那感觉有些不爽。因为,旁边路过的这些人,都不会去安检。他们能堂而皇之的不守规则还不用被揍。其实是他们激发了我也想不守规则不安检的欲望。但是在上海,地铁安检不是禁忌。结果就是导致了我这个从北京来到了上海的人,极度不适应,甚至有想把他人叫过来安检下的冲动--这种感觉,就是家里擦地板的那个人看不得另外一个人居然不擦地板。这就是有人突破了禁忌,激发了另外禁忌里的人的欲望。


  5


  以上讨论的是:如果你擦地板,另外一个人在看电视。那么:你擦地板是你的规条,你的禁忌,你的标准。当你强迫另外一人成为和你一样的时候,是一种家庭里的霸权主义。这都是一种自我界限不清晰的表现,把对方当自己去对待。亲密关系里界限过度清晰和过度融合,都是有问题的。两个人需要找到相对都舒服的界限融合和独立状态,才是和谐关系。


  接着讨论另外一种情况:被要求。即看电视的人要求擦地板的人擦地板。


  这就是另外一个人企图侵入你的界限的标志。类似的界限入侵的事件还有:爸妈逼婚。你会怎么办呢?


  健康的做法是合理的维护自己的界限。他怎么要求是他的事,你怎么执行是你的事。你们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你需要在他的失望和委屈自己找到一个平衡。他的失望和生气、你的委屈,这两者不可兼得的时候,你选择一个,然后为结果负责就好了。你不可能全要,那叫自恋。结果就是你会要求他来改变,反入侵他的界限。


  6


  责任。


  责任是属于道德的范畴。良好的和谐关系,一定是内心动力的和谐,而不是拿道德捆绑另外一个人。也许你可以用武力、内疚、责任、道德等武器征服一个人,但是你所有的征服,都必将反弹。


  潜意识符合宇宙的规律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当他反抗的时候,并不是他不爱你了或者变了。而是当初种的强迫的种子成熟了,开花结果了。


  责任,只是你入侵对方界限,要求他服从你的标准和禁忌的一种说辞。






  7


  付出。


  亲密关系里没有人强迫你付出过,即使被强迫了你也可以拿回自己的界限。你所有的付出,并不是为爱付出,而是为你的童年带来的规条、禁忌、自己对责任的理解、自己对家的理解的付出。


  为规条的付出,是要求对方遵守你的规条,和你做一样的事。


  而为爱付出,那这种付出应该是这样的:对方的接受,对你就是最好的回报。


  所以,


  你也可以向他学习,


  可以看电视。突破自己的规条,走出自己的禁忌。


  地板乱点没关系,不会有人再像当初的妈妈一样指责你。


  现在的人指责点也没关系,这并不是抛弃,而是关系的调味剂。


  如果你不愿意突破,


  你可以为自己的规条--我们说好听点叫价值观--去付出,但不要太,太,太,太理所当然理直气壮的强迫另外一个人了。


  说点好听的,总比这么堂而皇之来得效率高点。


  记住,是你想做,不是他。


  家庭里有太多的应该,总是会……


  退一步说,你的禁忌突破起来有困难,向他学习有些困难。让你看着屋子脏上两个月,你的承受能力就是比他低。你唯一可以谴责的地方,可能就是:他不够照顾你的禁忌,不够照顾你的标准。他还没学会怎么更好的爱你。你可以邀请他照顾你,为你而做。而不是以“责任”、“为家而做”来满足你的标准。


  最后就是,一个人对差异的忍受程度,正是一个人的成熟程度的标志之一。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私房钱
14878  
宝宝生日
 
积分
12566 
UID
6886709 
写的很好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送给一地鸡毛的婚姻,那根源。(转)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