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1598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Rank: 2

私房钱
3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36 
UID
5137307 
主题
发表于 2010-9-24 15:2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太极湖村外景图片1.jpg


          徽州民居的壮丽精美,是人所共知的,特别是尤以高耸的马头墙、翻转飞腾的翘角飞檐,以及精湛绝伦的木雕、石雕、砖雕,著称于世!    但徽州古建筑的彩绘,却鲜有人识。它们画面布局合理,画工技艺精湛,所绘之人物栩栩如生,花鸟楚楚动人!当你面对这些画在房屋顶部、墙壁、窗上,床榻等彩绘,遥想当年为这些大户人家描绘精美图画的画匠们,你定会有一种震惊,并进而对画匠油然起敬:



                 

彩绘图片2.jpg


                                
                                 太极湖村——彩绘


                     

彩绘图片3.jpg


                                 太极湖村——彩绘

                        

彩绘图片4.jpg


                                 太极湖村——彩绘


                             

彩绘图片5.jpg


                                  太极湖村——彩绘



              

彩绘图片6.jpg


            
                              太极湖村——彩绘




                           

彩绘图片7.jpg



                              太极湖村——彩绘



观音抬阁.jpg


        太极湖村——观音台  制作于明代,至今有四百多年历史,四周有四副“荷花图”,工艺精湛,构图奇巧,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完美艺术体现。荷花,中国的传统名花,别名莲花。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团结等的象征;荷,出污泥而不染,称“君子之花”,又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和谐世界的高洁。
       




蟠龙香亭.jpg


     太极湖村——蟠龙香亭  与观音台一样,制作于明代,至今有四百多年历史,皆是村里行保安会时抬着游村的神座,亭内置汪华大帝神牌。制作十分考究精良,朱漆鎏金,高达三米,分亭和底座两部分,亭上下两层皆六角,代表一年十二个月,月月平安,也讨彩头“六六大顺”。六条蟠龙可以随时盘上亭柱,也可以随时拆下。蟠龙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称为蟠龙。
        这座香亭是章家的传家之宝,在徽州没有第二件,称得上民间国宝。观音台上观音、童子原来皆木雕像,童子身,手皆活动,随人们抬游时行进步伐,不停地拜观音。传说因徽州各地都没有这样精美的工艺品,所以徽州府、绩溪县每有大型庙会活动,都来太极湖村调用。连乾隆皇帝下江南也被徽州知府借用。

秋千台阁1.jpg



     太极湖村地域绝活——秋千抬阁  用于过去的村中保安庙会,太极湖村的抬阁始于日月童子救小孩脱灾的传说,
        中间的是秋千,秋千为风车形,转轮半径两米,架于花船上缓慢转动。转轮内空呈十字形,四端悬活动彩椅,四女童装扮小观音坐于椅上,分别穿不同颜色的服装,由青壮年抬着,边走边转动十字架,四个小观音便上下飞旋,花枝招展。旁边还有丝竹乐器伴奏,小观音们齐唱徽剧,可以说是美不胜收。四周的四周方方箱子就是阁台,四周镂空,以荷花形柱、狮头柱为栅栏,朱漆绘金,造型别致,古色古香,堪为精美艺术品。每架抬阁由二、三名幼童扮戏文中人物,分上、中、下层次固定在阁上,不露痕迹,惊险奇观。每幅抬阁装扮都是不一样的,一个阁台一出戏文。所扮戏文以三国戏、水浒戏、民间传说、神话剧为多,如群英会、定军山、扈家庄、竹林计、大战洪州等,剧中人物造型根据人物性格、特征进行塑造。戏文装扮时由独掌绝技的老艺人闭门操作,不昭示于众。
       

秋千抬阁2.jpg


                           
                           太极湖村地域绝活——秋千抬阁

Rank: 2Rank: 2

私房钱
3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36 
UID
5137307 
徽州被誉为雕刻艺术之乡,自古闻名遐迩。徽雕有着独特的工艺及其所蕴含的乡土风韵,它一直被人们看作是徽州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徽雕的出色,源远流长:

                 

图片2.jpg


                        
                        
                         对虾纹饰有和顺之意,意为“和顺”。
            


                        

图片3.jpg


                       鸳鸯有和和美美之意,意为“和美”。

                  

图片4.jpg


                   高低错落几支莲蓬,下面一条鲶鱼,意为“连年有余”。

图片5.jpg


荷花、鳜鱼还有荷塘里的芦苇,意为“以和为贵”。



图片6.jpg


花卉后壁槅扇——二十四孝图 (四季花卉)

图片7.jpg


    砖雕主要用于门楼装饰。古人对门楼的装饰非常讲究,常有“千金门楼四两屋”的说法。砖雕,是用青灰砖雕成,是三雕中工艺最复杂的,堪称民间艺术极品。砖雕始于明代,由窑匠鲍四所创,在寸不见尺,尺不见寸的砖上雕刻花鸟鱼虫、人物建筑等。雕刻手法已浮雕为主,局部采用透雕、圆雕、镂空雕等技巧,从远处看层次分明、凹凸有变,近看须眉兼具,栩栩如生。古色古香的砖雕可以和敦煌壁画相媲美:

                           


图片8.jpg


                        门楼砖雕——公艺百忍

    唐朝时,有个叫张公艺的人,他家里九代人都同住一块儿而没有分家,且大家都非常友爱和睦。唐高宗皇帝十分惊奇他们家有何特别的治家之道,公艺便写了一百个“忍”字。皇帝龙颜大悦,大加赞赏。于是人们明白了,原来张公艺九代同居就在于一“忍”字,一大家人在一起,长幼尊卑肯定会免不了有不均不备之处,若互相责备争吵,不能相互忍让宽容,则哪能九代同住一起而不起纷争之心呢!

图片9.jpg

       
门楼砖雕——九世同堂
         用砖雕刻由九只狮子组成的画面,取其谐音寓意九世(狮)同堂

图片10.jpg


  门楼砖雕——张良纳履
    张良,西汉杰出的军事谋略家,与萧何、韩信同被称为汉初三杰。年轻时一日在桥碰见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老人故意将鞋子掉入桥下,让张良捡回来替他穿上,一连三次,张良都耐心地按老人的吩咐去做了,老人很高兴,邀他几天后在桥北柳树下相见。前后十几天张良连去了三次,才见到老人。原来老人名叫黄石公,他发现张良机智聪明,能忍能容,就将所写的《太公兵法》一书赠送给张良,并告诉张良:“你将此书精华读透,再好自为之,定能辅佐贤君,成其大业。”张良按他的话做了,后来辅佐刘邦,亡秦灭楚,封为留侯。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太极湖村民俗民俗-----------中国绝佳宝地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