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各地母婴室搜罗青岛儿科大夫排行2017二胎育儿日记手把手教你选早教的标准
入学记-琴岛通学生卡办理岛城幼儿园信息都在这青岛新生儿出生证明青岛妇科名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6 | 浏览: 10426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私房钱
5988  
宝宝生日
2011-03-19 
积分
5779 
UID
6117068 
主题
发表于 2012-3-27 14:4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我觉得现在动不动打吊瓶不好,想以后找个地方给孩子打小针,但是朋友说现在小针都不给打了
说怕打小针打成蛙脚人,我搜了搜还真有这个说法呢,以后死了给孩子打小针的心了
据悉,南海平洲医院近年来已陆续收治了3000多名“蛙脚人”,其中不少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集体发病的现象呢?又是什么原因造成患者臀部肌肉坏死走路成“蛙脚”呢?日前,医院的专家们深入连州乡村,探寻原因。
  专家们在连州乡村了解到,幼儿因自身免疫系统不够完善,易患呼吸道及肠道疾病,由于很多小孩不肯吃药,家长只好带去医院打屁股针。有些家长图快甚至让小孩一天打几针,像黄太村有个患儿曾经一天打了9针。由于小孩的肌肉嫩、绝对重量少、吸收力较差,所以药物在局部停留时间比较久,破坏了原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而青霉素等粉末状药物必须经溶剂稀释后才能注射,这对肌肉的损伤更是严重。而肌注还引起小血管损伤、造成局部出血。
  平洲医院院长(臀肌挛缩矫治中心创始人)平国兴副教授介绍说,临床资料显示,幼时过多注射是造成“蛙脚病”的罪魁祸首。
  幼儿应尽量少打“屁股针”
  据平院长介绍,“蛙脚病”在医学上叫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臀部肌肉组织坏死,失去弹性。随着孩子的发育,骨骼不断生长,但由于肌肉坏死,形成深层组织疤痕,使髋关节内收、内旋功能受限,造成行走障碍。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私房钱
674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6522 
UID
3517153 
我小时候一直打小针的,打完了拿土豆片消炎,有时候会觉得打针的地方硬
是啊,直到小升初我才第一次打吊瓶,原来都屁股针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私房钱
8738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8711 
UID
4029006 
平时打一般不会有问题,真是一天打好多针,还是选择点滴吧。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私房钱
2114  
宝宝生日
2009-12-12 
积分
2210 
UID
6501486 
真吓人,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Rank: 20Rank: 20

私房钱
34660  
宝宝生日
2012-01-25 
积分
31290 
UID
6118917 
回复 爱在2009 的帖子

吓人啊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私房钱
10269  
宝宝生日
null 
积分
10096 
UID
6206087 

端午节勋章

原来还有这个不良反应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私房钱
56171  
宝宝生日
 
积分
53044 
UID
6596698 
我小时候一直打小针的,打完了拿土豆片消炎,有时候会觉得打针的地方硬

点评

小棠  是啊,直到小升初我才第一次打吊瓶,原来都屁股针  发表于 2012-3-28 20:35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还有给宝宝打小针的吗?据说医院不给打小针是怕蛙脚人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