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81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5-8-18
- 私房钱
- 27265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14309
- 帖子
- 1630
- 精华
- 2
- UID
- 33746287
        
- 私房钱
- 27265
- 宝宝生日
- 2016-3-3
- 积分
- 14309
- UID
- 33746287
|
本帖最后由 大栗子壳 于 2015-8-29 13:46 编辑
回复 fity12342003 的帖子
不建议孩子在小学前,进行过多的灌输式教育,这对孩子的成长的确是一种拔苗助长。麻麻去宝宝幼儿园看看,怕是很少有宝宝会画出除了蓝色以外的天空,绿色以外的树木。。。
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尤其是数学的这种算术训练,过早对于宝宝大脑开发是弊端大于益处的。说我自己的例子吧,我是8个月会说话的,不到2岁的时候说话就很流利,可以随意跟人交谈也不卡顿,妈妈就以为自己生了个天才,然后就叫我背数字,刚刚教会我1到50,不过10分钟我就数不全了,她很生气,就把很小的我关在了她办公室整整一下午,我就一直一直哭。再之后就对数字很抗拒,非常抗拒。
现在我自己有了宝宝,那天跟我妈妈聊天知道自己很早就会说话看书认字,小时候不认识的字喜欢去翻字典还喜欢看文言文各种诗词,她就说后悔当年没好好培养我的语言天赋,非得天天逼着我做算术,感觉这个是短处就天天逼我补短处。
最后在小学,一次校长去我家吃饭,他是数学老师,他就跟我妈妈说我数学不好,孩子不聪明,为这事我妈跟他打了起来。我其实不清楚我爸爸是不是因为这个事对我进行了后面的训练,他们后来发现我做附加题不管是多难的应用题,我都能很快做好做对。
然后,爸爸用一副**牌,把大小王取出来,剩下的牌打乱,然后玩的方法就是一人摸两张牌,谁最快先用加减乘除算出来24,且要说出来如何算的,谁就获得这4张牌,如果都没有算出来那么这个牌就放到一边,这样摸完了这一副牌,剩下没算出来的再打乱重新摸牌算数,一直到剩下4张以下的牌,就开始清算谁胜谁负。那个年代,我最喜欢的零食是山楂片,每次赢了后都可以得到一小小包山楂片,哈哈哈哈,所以为了山楂片我的确是大脑飞速运转啊。
再后来,训练了很久后,感觉这个游戏我一直玩到上五年级。之后在口算考试中每次都是很快做完而且准确率很高,后来自己学了教育学心理学后知道,我后来的算术能力提升要归功当年爸爸的这个游戏。
打了这么多字,不知道楼主会不会看,我自己也教过小朋友,差不多都是小学生,其实70以上的加减法,2年级的很多小孩也会感觉吃力,毕竟数字是没有联想性的,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我曾经教过一个2年级小孩,1+99知道等于100,但是100-1不知道是99,100-99也不知道是等于1,我就一直在想,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教了2小时,学会就忘了,后来我问她原因,我觉得真的是一般人都想不到,她说因为有的题她可以用手指头跟脚趾头,但是100太大了,99也太大了,想不出来应该怎么做。当时我就愣了,笑不出来的那种愣,因为这个孩子肯定在最初的时候是用数指头来算数的,怪不得只要大于20的数字她算起来那么难。
我不认为这个孩子不聪明,虽然孩子妈妈跟我说之前的老师都说她不聪明,可是从我对她的观察来看,这个孩子非常聪明,只是学习方法不对导致成绩不好。之后,我对她用了一个比较残酷的训练方式,要求每天抄写小九九10遍,而且必须要用我教的方法抄,不能用别的老师教的竖着抄,要横着抄,顺序错了就算不过需要重抄。一开始这娃是死活不愿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坚持下来也好了,反正我就是你不抄就没饭吃,的确也是狠了心。抄了两周后就不让她抄了,试了下结果,的确反应快多了,也准确多了。
其实这不是开发了大脑,只是超额学习的一种方法,所谓的反应快准确率高是因为这个东西熟记在心。(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如果每天都用计算器不去做心算笔算的话,也不一定比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做算术快、准。)
事实上,不是所有孩子都有数学天赋,很多孩子还是需要后天的训练才可以达到中国教育的要求。但是不到小学就这样去抹杀孩子的兴趣,用灌输的方式,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让孩子强化记忆,真的是没有太大用处,等到不继续训练了,依然会恢复如初,不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其实就是扼杀孩子的学习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