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早上送女儿到幼儿园,在幼儿园门口有个小朋友哭天抹泪不肯进园。妈妈一个劲在哄劝,可是并不见效,孩子越哭越凶。妈妈有点HOLD不住了,眼看着妈妈的大脑盖子要翻开了,语气和动作都变得严厉起来,要来“硬”的了。我在旁忍不住跟妈妈说:“抱抱孩子,先抱抱……”那个妈妈迟疑了一下,但很快就蹲下抱住了孩子在怀里。虽然什么都没说,神奇的是,孩子的哭声慢慢小了,变的只是抽泣,慢慢停下了哭声…… 
各位家长你造吗?你身上有疏导、稳定孩子情绪的一个神器:“抱抱”!没错,正面管教家长课中提到的“抱抱”拥有非常神奇的力量。在成人眼中孩子的不当行为其实背后都有TA的心理需求和未满足的渴望。因为情绪,因为语言的限制往往只能让孩子通过大哭或者不良行为展现出来。当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不是父母的呵斥、责骂甚至是打骂惩罚,他们需要的是来自与父母的接纳和鼓励。很多成长中的父母都知道要接纳,可是怎么接纳?具体到行为,抱抱就是其中一个。身体的接触,情感自然的链接,一个抱胜于万语千言的道理。我自己曾经是脾气火爆的“辣妈”,起初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常常头疼,道理都懂,咋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咋就让孩子别哭的那么“闹”心?后来我找到了“抱抱”。当我再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行为要发火或者孩子情绪状态不好时,就会彼此来一个抱抱。有时她因为过于激动或者气愤,拒绝和我拥抱,那么我会说“请你给妈妈一个拥抱好吗?我需要你的一个拥抱,我的感觉会好起来”。几次抱抱,孩子也享受到了抱抱带来的安慰和接纳。现在,只要我做出拍拍腿的动作,小家伙就知道此时要有一个抱抱!有时女儿看到我今天工作劳累情绪不高,她也会跟我说:妈妈,今天我们还缺一个抱抱,来!抱抱的神奇还不止于此:女儿近期在学习游泳,我在游泳馆另外一侧成人水道游泳等她。课程中间,女儿大哭说什么也不肯再练习,教练不知所措,送到了我这边。我请女儿下水,在水里来一个抱抱,并且一起憋气抱着进到水里。女儿欢快起来,我问女儿,“你现在觉得怎样?“女儿回答:“水里的抱抱好好玩啊”“因为你努力学习游泳才敢憋气进水玩这么好玩的抱抱,现在你自己决定要不要回到队伍里去?”女儿望了望游泳池那头的队伍,回答:“妈妈,我现在就过去!“抱抱,鼓励的力量,你看到了吗?其实大人同样也需要“抱抱”。在养育孩子的生活中,做为父母面临各种压力,当自己筋疲力尽的时候何尝不也需要一个抱抱呢?来自家人的抱抱,来自伴侣的抱抱,来自孩子的抱抱,都能给你安慰和力量。今晚就请你和你的孩子,你的家人“抱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