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镇一婶 于 2015-9-10 10:58 编辑
作为要考证,不能得罪老师的一名学员,我只能每堂课的时候小声的跟身边的小伙伴说,人造黄油不好,尽量少吃吧。 但是呢,大家还是会下课的时候买一大堆回去。尤其是昨天晚上,做的两款千层酥类的甜点,用了大量的人造黄油人造酥油进去,然后下课时,我无奈的看着同学们热火朝天买得起劲,其中有一个还是我经常跟她聊人造黄油不好的大年纪学员,一边买一边高兴的说,买回去给我孙子吃,这个干净....... 那个时刻,是我玩烘焙这么久以来,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如此微弱的时候。
回去的路上,忍不住在群里跟西施们吐槽我的遭遇,把学校用的人造黄油材料拍给大家看,然后群里的小伙伴们跟我是一样的反应.. 还好,我不是一个人,我还能找到自己的组织,有明白我的大家在。 所以有句话说的很对,懂你的人,你说几句甚至不说,她都能懂你。不懂你的人,你就算费尽口舌,她也不相信,反而觉得你别有用心。 作为不接订单也不卖烘焙材料,只分享教程的烘焙爱好者,我想我还是有立场来评论某些事的。私房烘焙,现在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了,也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大家转发的关于私房烘焙为什么这么贵的帖子,里面讲了很多关于食材的问题,包括人造黄油为什么不能多吃,植物奶油有什么坏处,还有为什么自己做的甜点没有外面卖的那么美味之类的。 这些文章里,不排除有个别的私房卖家为了销售产品进行夸大的成分,而且,我也不认为私房烘焙的卫生条件就高大上到哪里去。我们一样看不到他们如何操作,只能寄希望于制作人的良心和操守。 但是,那些文章里说的大部分事情,确实是真的。也是看了这些文章,了解了一些内幕后,我才不再光顾那些普通的糕点房。就算吃,也是偶尔尝一尝比较高端的甜品店作品。 一分价钱一分货,用在食材选材上绝对是真理。 刚玩烘焙那阵,我还会跟身边的朋友同事们说为什么便宜的糕点不能买,为什么不要让孩子多吃蛋糕上的美味奶油,为什么有条件的话,还是尽量自己做才好....... 渐渐地,那些嫌我事事儿,嫌我矫情,甚至认为我是花了钱玩烘焙,也要把他们拉下水才心理平衡的人,都慢慢的不见了。 我也明白,有些事情自己知道便好,有问的,就跟他们说说。不想听的,闭嘴便罢,因为祥林嫂谁都不喜欢。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喜欢的权利不是?我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这也许,就是你之蜜糖,我之**的感觉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现在的西施群,是我最能找到共鸣的地方。 你们不会嫌我啰嗦,也不会觉得我矫情,昨晚一吐槽,很多小伙伴就表示能理解我那种无奈的心情。嗯,我想这就够了。 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但我相信咱们群里的力量是很大的。 有些根深蒂固的观念,确实不是一天就能转变过来的,但好的就是好的,假的也真不了,就算现在它占了上风,早晚也会原形毕露。 说到这里突然就想起以前听到的一个段子,说是有两家面包店,一家是德国人开的,一家是本地人开的,两家都卖面包和甜点,但因为德国人那家用的都是进口黄油和奶酪,所以价格要比本地人开的贵了一倍多。然后就有人说老外是奸商,同样的面包为什么价格差那么大,肯定是赚钱了。于是大家就纷纷只光顾本地人开的店,不去老外的店买,然后那个面包店就倒闭了。 哈哈哈,我只想对那个倒霉的老外说,谁让你开店之前不了解国情的? 为什么自己做的面包蛋糕没有外面卖的那么好吃,那么香甜? 因为那里面有香精,有添加剂啊。 你吃到的那些香甜,大部分是各种添加剂勾兑出来的味道。 看看这个金唱片面包的配料表吧,都是些什么鬼啊
-
可怜的是,我们还以为自己吃到的就是食物的本来味道呢。 任何事情的存在,包括不好的,都是有原因的。 所以有个人骂的很对,活该某些人吃地沟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