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到朋友家去玩,她家宝宝五个多月,总是习惯性的吃手指,朋友觉得手上细菌太多,不停地把宝宝的手从嘴里拿出来。
其实,宝宝吃手指是发育一大进步。对大多数宝宝来说,通常到五岁时这个习惯就会逐渐消退。所以现在强硬地制止宝宝吮手,会给宝宝心理上造成阴影,长大后容易焦虑、发脾气。 给妈妈们的建议:1岁以内,对于这种行为不用多加干涉。妈妈们可以把宝宝的手指甲剪短,磨平,小手保持干净,让宝宝可以放心的吮吸。 小贴士:如果宝宝吃手的持续时间过长,吸吮力度非常大,让宝宝手指皮肤皲裂,并可能影响宝宝的嘴型或牙齿整齐时,妈妈就有必要进行干预了 2.宝宝开始吃辅食了,可是宝宝不喜欢用工具,喜欢直接用手拿来吃,拿到什么就吃什么,甚至直接伸手到汤碗里捞。很多家长会立即制止这种“不规矩”的行为。 用手抓饭是幼儿自我意识的第一敏感期。爸爸妈妈要明白,能用手抓饭的宝宝其实是很棒的。这是宝宝有了自我意识,想自己吃饭,是幼儿自我意识的第一敏感期。宝宝用手抓饭不仅可以增加他们对食物的熟悉度,逐渐培养他们对食物的兴趣,还能避免宝宝长大后养成挑食的坏习惯。 给妈妈的建议:把宝宝的手洗干净,穿上小罩衣,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吧。给宝宝的饭菜汤只装一点点。 3.大笑的咯咯声,咿咿呀呀的学语声,多么可爱的调调儿!这是宝宝最迷人的年纪。但是突然间,宝宝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尖叫声。这是宝宝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 5个月左右的宝宝,他们会发觉自己能用最大的声音去吸引每个人的注意。对他们来说,自己能发出这种奇特的声音是一件相当刺激、相当有趣的事情。于是,在他们想表达什么的时候,就会用尽全身力气去喊叫。如果他们的叫声成功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下一次,他们的分贝会更高,持续的时间会更长。
给妈妈的建议:控制自己说话的音量,对任何人,尤其是对宝宝说话的时候,不要大声叫喊。尊重宝宝的探索行为,让他尖叫吧。如果可以满足宝宝的需求,尖叫一般不会持续很久,重点是要观察宝宝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4.宝宝6个月以后,当你把玩具递给他时,他看都不看就扔到地上。你捡起来,他再扔;你再捡,他再扔……不光是玩具,宝宝抓到别的东西也扔,水杯、汤匙、饭碗……家里经常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可把妈妈们愁坏了。 扔东西其实是一种“婴儿游戏”。宝宝在不断重复扔东西的游戏动作中,强化了对各种物体、环境的认识,还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为日后的认知发展打基础。
给妈妈的建议:不妨把“扔”和“捡”当成个亲子游戏来玩,在家里开辟一个“游戏角”,给宝宝准备质地不同、颜色各异的玩具扔着玩。
5.宝宝长到一岁多时,可以满地乱爬乱走,不少爸爸妈妈开始头疼了:小家伙特喜欢搬东西,只要能拖得动的东西,就会从这头搬到那头,又从那头搬到这头,忙得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家里被搞得乱七八糟,训了以后还是没效果,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搬运使宝宝有成就感。这个时候,家长非但不要打断他们,反而要多多鼓励才对,更不要打骂孩子,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给妈妈的建议:要多鼓励宝宝,在他能够得着的地方放些容易搬运但不会让宝宝受伤的东西。确实不想被宝宝“搬运”的东西,就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