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各地母婴室搜罗青岛儿科大夫排行2017二胎育儿日记手把手教你选早教的标准
入学记-琴岛通学生卡办理岛城幼儿园信息都在这青岛新生儿出生证明青岛妇科名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133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伤感泪

幼大班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私房钱
84  
宝宝生日
2008-01-03 
积分
190 
UID
2847091 
主题
发表于 2011-8-10 09:4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近期广州天气忽冷忽热,让不少儿童适应不了,患上了感冒,而这其中就有一部分孩子一感冒就咳嗽,一咳嗽还总断不了根,长期咳嗽让家长们焦虑不已,就医时急于止咳。儿科专家表示,咳嗽是一种身体自我保护的机制,对于儿童来说,首要是弄清咳嗽的原因,切勿滥用含有可待因的镇咳药水。
  西医———
  类型1:感冒后长期咳嗽
  专家支招:切勿滥用镇咳药
  近来天气忽冷忽热,儿科门诊特别多小病号,多数是感冒、咳嗽、哮喘等来就诊。3岁半的小欣欣咳嗽一直不好,妈妈用了很多止咳水也不见效,这才带孩子才前来就诊。“前两个星期孩子患了感冒,当时咳嗽并不明显,打了几次吊针之后,感冒好了,但是咳嗽却加重了,有时会咳出稀薄的痰液,有时只是干咳。”听到小欣一咳嗽,妈妈就特别紧张,见到医生就问:“我孩子感冒好了,为什么这咳嗽还老不好呢?”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孙树梅说:“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感冒多数是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时会有打喷嚏、流清涕、咽喉痛,还常有刺激性的干咳等症状。”
  如果继发细菌感染,侵犯气管粘膜,就变成了支气管炎,这时咳嗽就会加剧,还有粘痰,常要咳好一阵子才会把痰咳出。因为不知道咳嗽是为了排痰,家长往往会擅自给孩子服用强镇咳药,在刚开始的时候,咳嗽是可以减少,但由于痰液迟迟不能被排出,咳嗽就会变得迁延不愈。一定不能乱用药。要选择适合孩子用的小快克。
  类型2:咳嗽是症状,哮喘是病因
  专家支招:用支气管扩张剂
  诚诚五岁,经常感冒咳嗽,天气一变化更是如此。妈妈说:“孩子一般每个月有两三次,这两天又开始咳嗽了,一般在半夜咳嗽,睡一会咳一会,早上起床也咳,活动后也会咳几声。”
  孙树梅说:“如果只是夜间或早晨咳嗽,干咳而痰少,在运动后加剧,没有感染的迹象,使用抗生素无效,那么可能就是咳嗽变异性哮喘。不过,像诚诚这种情况很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家长也时常以为孩子感冒了才咳嗽,给孩子服用感冒药或打吊针。其实,有经验的医生,只要根据临床症状再加上支气管激发实验可以确诊。”
  咳嗽变异性哮喘不治疗或治疗不当,时间久了就有超过50%的病人发展为真正的支气管哮喘,咳就演变为喘了。这是因为反复的、持续的、顽固咳嗽,机器性摩擦损伤了气道上皮,而上皮脱落后就会直接刺激气道,形成气道高反应,引起哮喘发作。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只要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可以使咳嗽缓解或消失。
  类型3:鼻后滴漏致咳嗽
  专家支招:抗组胺药治鼻炎
  临床上,还有一种咳嗽很有特点,晚上睡着后咳嗽少,早上一起床就咳嗽。孙树梅称,这多数是由于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后滴漏引起的咳嗽,这部分孩子多数在3岁以上,同时伴有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家长会发现孩子不停地清嗓子,孩子自己也会感觉有东西从后鼻孔流入或滴入喉部的感觉。给患儿做检查就会发现其咽后壁有黏液附着、鹅卵石样的东西。这种情况,可以针对鼻炎和鼻窦炎进行治疗,选择是无镇静、无心脏毒性的抗组胺药物,用药后咳嗽即会缓解。
  中医———
  咳嗽要不要忌口?
  中医讲究“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喻清和说,咳嗽的患儿在饮食上应该有所禁忌,偏性太大的食物一般也是不宜的。
  1、忌寒凉:不能进食香蕉、雪糕、西瓜、雪梨等寒凉之品;
  2、忌辛辣刺激及鱼腥食品;
  3、慎服肥腻甜甘之味,如肥肉、甜饮料、甜食、糖水等;
  4、避免食用会引起过敏症状的食物,如虾蟹等海鲜;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私房钱
1603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726 
UID
99670 
学习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咳嗽非小事,妈妈不可滥用药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