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PK味精
| 看看你家的酱油瓶,里面是不是有谷氨酸钠? |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则酱油的等级也越高,其味道也越鲜美,很多企业便把氨基酸液氮含量为7%的味精添加到酱油中,增鲜提级两不误。 因此在使用此类味精酱油后,应避免重复加入味精、鸡精、蘑菇精等鲜味剂,也要少加或不加食用盐,避免钠摄入超标影响身体健康。
放错味精 = 白放1 温度太高?白放!
味精溶解的最佳温度70℃-90℃;在150℃时,它会脱水,产生结晶;如果到了200℃以上,谷氨酸钠会变为焦谷氨酸,焦谷氨酸没有鲜味,所以做菜或汤要等临出锅时再加入味精为最佳。 2 凉菜?白放+1 做凉菜时,如果在菜里放入味精,会因凉菜的温度低而溶解不充分,影响其鲜味。可先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中。 3 酸碱性较大的菜?白放+2 在微酸性水溶液中,PH 值在5.5-8.0时,鲜味最浓;而PH值小于4时,鲜味较弱;PH值大于8时会形成二钠盐,这时鲜味就消失了。所以,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味精提鲜的效果。 4 炒肉菜?画蛇添足! 炒肉菜没必要放味精或鸡精。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放入盐后加热可产生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有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放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5 甜味食物?滋味难以形容 味精的鲜味只能在咸味的菜肴和羹汤中才会显示出来,而甜味食品中绝不能放味精,不但没有鲜味的效果还会产生异味,吃起来很不舒服。
这些食物是“天然味精” 长期食用味精并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做菜可以用一些“天然味精”代替味精来提鲜。 第一位“天然味精”是香菇。香菇中富含游离的氨基酸,丰富的营养素使得香菇的味道也特别鲜美。泡干香菇的水可以当成液体味精,加到你想调味的菜里。其他蘑菇类如平菇、口蘑、鸡腿蘑等都比较鲜美,可以部分替代味精的作用,还能增加免疫力、还有预防痛风。 第二位“天然味精”是胡萝卜。有很好的开胃、提鲜作用,特别是和肉菜搭配时,能帮助消除肉的腥味,增加鲜味。 如果是喝汤,在汤里放几颗肉桂、胡椒,解腻除腥,还能暖胃。再放点茴香、薄荷,吃起来温和清香,还能兴奋神经,发汗,有利于在“春困秋乏”的季节里更好地工作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