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103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3Rank: 3Rank: 3

私房钱
60  
宝宝生日
2010-05-28 
积分
60 
UID
3780435 
主题
发表于 2009-12-24 10:3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自虐第一招:抠

号称美食减肥两不误,据说模特都爱用这招:吃完东西后,马上灌下一大杯白开水,然后走到最近的厕所,伸出食指拼命抠喉咙,把美味吐得一干二净。减少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使食物不被吸收。

省中医院传统医疗中心张中成博士介绍,强求抠喉咙,吐出的不仅是食物,还有胃酸、胆汁、消化酶等,这些物质从口腔中吐出来,对行经的器官有腐蚀性,可能导致试管损伤。此外,一吃进食物就吐出来,久而久之会造成对食物的厌恶感,导致神经性厌食症。这类厌食症的案例在明星中非常多见,别以为厌食正好减肥,厌食症让你有进食需要时也无法进食,最终导致营养缺失体力不济,甚至死亡,这在媒体中常有报道。

自虐第二招:尿

这一招的精髓是利尿剂,相传明星在开演唱会之前最常用,因为能除水肿。

张中成说,利尿剂根本不能减肥。肥胖不是体内水分多,而是脂肪组织多。如果用了利尿剂,水分排掉自以为体重减轻了,其实肥胖细胞完全没受影响。相反,滥用利尿剂不仅不能减肥,反而使体内钾离子、钠离子丢失,造成电解质紊乱。如果本人有慢性病,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脏功能紊乱。

医疗上的“水肿”是疾病症状的一种,要经过医师判断发现有疾病才使用利尿剂,比如,有些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有些自我感觉的“水肿”,有些女性在经期前后会水肿跟内分泌调节紊乱有关,这类水肿完全不能通过利尿剂处理。

自虐第三招:辣

相传,日本明星宇多田光的辣椒减肥法是在饭前食下大量的生辣椒,一方面刺激肠胃不想进食,另一方面藉由辣椒帮助燃烧热量。可吃一点辣椒反而刺激食欲,吃很多辣椒又会造成胃粘膜损害。

此外,市面上有种叫“辣椒素”的产品声称能促进脂肪组织分解,张中成说,目前并没有医学结论证实它的有效性,还处于猜测阶段。

自虐第四招:拉

喝脏水是“拉”的代表作,许多国际超模在落后国家度假时,故意饮当地的自来水,好让自己腹泻。首先,腹泻拉出来的主要是肠道水分,不能解决肥胖问题。其次,脏水属于污染物,里面含有多种细菌、病毒,喝下这样的水难保不生病,至少都有急性胃肠炎、发烧的可能性。此外,如果不幸吃到了幽门螺杆菌,患胃癌的可能性都有。

自虐第五招:虫

坊间售卖“蛔虫卵”居然真有客户。MM吃了之后麻烦就多了。首先,如果蛔虫卵不是受精卵,不能在肚子里繁殖,吃了跟没吃一样。如果是真的受精蛔虫卵你就惨了。

张中成介绍,肚子里寄生着大量蛔虫确实能令人暴瘦,但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蛔虫会到处乱窜,窜到肠里造成肠梗塞、肠穿孔,窜到胰腺、胆管中造成胰腺炎、胆管炎,甚至会爬到口腔从嘴里走出来。严重时会诱发肠梗阻等并发症,甚至死亡。这个代价也太大了吧。

自虐第六招:塞

塞什么?往肚子里塞棉花团。为了让棉花团口感更佳,先把棉花团泡在饮料里,然后再吞下去。目的是为了塞住胃。张中成说,这种减肥方法完全是想当然。胃有饱腹感是一项复杂的身体机制,包括血糖、能量等一系列指标,并非把肚子空间填满就有饱腹感。此外,棉花是植物不是食物,其中所含并不是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食物粗纤维。这样吃下去,人的肠道无法消化吸收,会造成身体代谢异常的问题。

此外,提高胃的饱腹感是一个减肥的思路,但不是吃棉花,可以在进主食、肉类之前先吃粗纤维的蔬菜,这才是健康减肥的提倡方法。减肥跟身体健康一样,没有捷径可走,适当运动量、控制食物能量二者双管齐下才是控制体重的好方法,提倡每天做45分钟以上的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在晚饭之前喝一杯翌生美家的膳食纤维冲剂,不仅有饱腹感,还健康,防治直肠癌等防治便秘更是好选择一定要选择符合身体规律地减肥吧。

Rank: 3Rank: 3Rank: 3

私房钱
60  
宝宝生日
2010-05-28 
积分
60 
UID
3780435 

回复 主题 的帖子

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顶啊 顶啊 顶啊顶啊 顶啊 顶啊 顶啊 顶啊 顶啊 顶啊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减肥请不要自虐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