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hunv 于 2012-3-2 08:56 编辑
看到一篇文章挺好的,跟妈妈们分享一下: 我们都经历过这种情况:孩子做了你不希望他做的事,而且一再去做,最终你发怒了,威胁说如果他再这么干,就把他关到小黑屋里去。以下这些锦囊妙计,教你如何在这种场合说你以后不会感到后悔的话: | 你想让孩子: | 不要说: | 要说: | 这样更好,因为: | | 上床躺着别动。 | “要是你再从床上下来一次,我就要打屁股了啊。” | “妈妈把你放上床后,希望你躺着别动。” | 对孩子的行为要求清楚明确,不情绪化。[/td] | | 把自己的菜吃了。 | “你不吃完菜,就不能离开餐桌。” | “记住:我们睡觉以前可没有零食吃了。” | 提醒孩子不能再拿东西吃,但他现在可以决定要不要吃完。 | | 刷牙。 | “你要是不刷牙,睡觉前我就不给你讲故事了。” | “该上床睡觉了,你应该先准备干什么呢?” | 这种说法既能让孩子知道该开始睡前程序了,又不带威胁、惩罚的意味。 | | 不要在商店里乱跑。 | “你要是再乱跑,回家就不许你看电视了。” | “你去帮我找找你喜欢的零食好不好?” | 这能分散孩子去做不当事情的注意力,同时给他提供一种正面的选择。 | | 好好说话,不要哭哭啼啼的。 | “你要是再哭哭啼啼的,我就没收你的贴画书了。” | “我愿意听你说话,不过,你得好好说我才能明白。” | 能让孩子知道你愿意听他说话,只是不能接受他哭哭啼啼的声调。 | | 整理他自己的房间。 | “要是你不把房间收拾干净,就不许吃晚饭。” | “请你把玩具捡起来,收到玩具箱里。你是想先收拾再吃饭,还是想先吃饭再收拾?” | 能让孩子清楚你的要求,同时,也给他选择的余地。 | | 别再向你告状。 | “我可不会带一个告状鬼去游乐场玩。” | “你好像对你的姐姐不满意,你应该告诉她原因。” | 能让孩子明白有了问题应该和伙伴一起解决。 | | 在车里保持安静。 | “你要是再嚷嚷一次,咱们就掉头回家了。” | “你这样我没法开车,我得停在路边,等你安静下来再走。” | 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的影响、限度和后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