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425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12-27
- 私房钱
- 37142
- 阅读权限
- 99
- 积分
- 26523
- 帖子
- 2581
- 精华
- 1
- UID
- 5493180
      
- 私房钱
- 37142
- 宝宝生日
- 2011-03-13
- 积分
- 26523
- UID
- 5493180
|
本帖最后由 苏秦宝宝 于 2012-5-15 10:02 编辑
感觉自从作了妈妈后,有点为孩子失去自我了,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反正我是放下了自己生宝宝之前的很多事,特别是孩子前三年,据说是关键的三年,总想有时间多陪陪孩子,偶然看到这遍小文章,说得挺在理,妈妈们也需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我调节,自我接纳,相信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算是和孩子一同成长吧.和大家分享一下.妈妈们进来说说自己是否也为孩子放弃了自己原来的生活.
妈妈都是爱孩子的,为了孩子而被迫放弃了工作,放弃了学习,放弃了爱好,放弃了朋友和圈子,有些妈妈也会报怨,为了孩子,我什么都牺牲掉了,为什么会这样?做妈妈真的要为了孩子牺牲掉一切吗?下沙坦言,其实不必这样,妈妈要懂得自我牺牲不是爱。这样做的妈妈既无法正确爱自己,也无法正确爱孩子。
因为,自以为牺牲奉献的爱,实质是用爱控制,将爱物化,是想要得到回报。自我牺牲中隐含了对自我的否定与不承认、不接纳,一切为别人而做,很少为自己去做,这时,自我是紧缩的,是不圆满的,是需要借助外部评价来获得肯定和回报的,也会对孩子有太多期待。比如,妈妈会说,“孩子,你是我的全部,我都这样了,你还怎么怎么样?”妈妈在奉献牺牲的过程中,她的深层渴望是不被关注的。在自我牺牲的爱里只有他人,没有情境,没有自己。自己都没有了,谁去爱呢?
只有爱自己才能更好地成长,更好地爱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勇敢地接纳自己,保持觉察,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做一个自主的人。爱自己后,能更好地接纳孩子,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比如孩子打人了,孩子说脏话了,或者孩子哭闹了,妈妈就不会被孩子的行为和情绪所控制,而能更好地倾听孩子,给孩子无条件而有原则的爱。
作者下沙:十年媒体工作从业者。《心理育儿》杂志执行主编,专心致力做积极养育的先行者,以时尚的方式传播“更优、更好、更适合”的育儿方法。
|
-
总评分: 经验值 + 50
私房钱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