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21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9-22
- 私房钱
- 865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767
- 帖子
- 68
- 精华
- 0
- UID
- 11254550

- 私房钱
- 865
- 宝宝生日
- 2008-09-07
- 积分
- 767
- UID
- 11254550
|
游戏理论
虽然说学习没有什么秘诀,但是那些学习好的孩子在学习上都有是和自己的规律和方法。游戏也是一样,那些经常陪孩子一起做游戏的爸爸,他们身上也有一些特别之处。首先他们的瞳孔里始终都是孩子的影像,无论何时孩子总是排在第一位的,他们的潜意识中具有“不论何时都能抽出时间陪孩子玩”的自信。如果老师抱有“今天太忙了,以后再玩吧”的想法,这样就会逐渐演变成观念、习惯和生活方式,今日的想法就会为明日的变化埋下种子。
朋友理论
爸爸们通常有三种记忆,一是小时候和家人的幸福生活记忆,二是学生时代与朋友们的欢乐时光,三是军队里的磨难回忆。其中,学生时代包含了人生的百种滋味,无论何时回忆起来总是鲜活可见,而学生时代的回忆都是围绕着朋友展开的。朋友是什么?朋友谈心能一直谈到天亮也不会中断,第二天照样还能继续谈下去,即使不说话陷入沉默中,双发也不会觉得尴尬。这是因为彼此都了解对方的内心想法,在不说话时用身体语言也能进行交流。朋友能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朋友之间会分享彼此的感情和想法,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玩游戏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游戏本身,而是通过游戏让游戏双发的关系自然地接近于朋友的状态。因此需要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真正做到和孩子乐在其中的方法就是爸爸卸下身上的重担,与孩子成为好朋友。
自行车理论
当跟朋友说起一个游戏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对方说:“挺好的,可是我记不住。”游戏需要用笔记下来吗?用身体记住就可以了。人的记忆似乎只通过大脑来进行,其实身体也有记忆。存于大脑中的记忆会很快被忘却,10年前得记忆已经完全模糊,就算回忆起1个月前得事情也并非易事。如果大脑将生活里所有的喜怒哀乐全都储存起来,恐怕我们也无法正常生活下去了。然而身
体的记忆能力却超乎人们的想象,如果有30年没骑自行车了,只需花上一分钟就能完全恢复到30年前的水平,10年的汽车驾驶经验也只需一分钟便可全部找回。爸爸和孩子所玩的游戏也不只是单纯的游戏,游戏中还包含着身体的接触、聆听、拉扯、背抱等动作,它能够提高人的沟通能力,爸爸和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了互相尊重,自尊感就是这么形成的。
哥伦布鸡蛋理论
我们都听说过哥伦布的鸡蛋轶事,对于鸡蛋立不起来的这种偏见,哥伦布用打破鸡蛋底部的方式立起鸡蛋,同时也将偏见打破。乍一看这是挺简单的事儿,但实际上需要具有一种打破常规观念的勇气。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思维来表现内心世界,内心世界是在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观念的不断整理中形成的,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是较容易陷入偏见和先入为主的漩涡中,偏重于非黑即白理论。对于游戏不太了解的爸爸们经常会持有这样的偏见,“做社么游戏啊”或是“为什么非要做游戏”。到了星期天,全家就会排成一排坐在客厅里,看着前面的“愚蠢箱子”,本应是好好带孩子玩的机会却没有好好利用。这时爸爸应该站起来说:“儿子,想和爸爸玩什么游戏啊?”然后再付诸行动,孩子肯定早有准备。因为他天天都想和爸爸一起做游戏,让孩子来选择游戏与哥伦布立鸡蛋在精神层面是契合的,他们都跳出了固定思维模式的局限。
脚步理论
路上有很多人在行走,大型商场里也有很多人为买到中意的商品而来回奔走,走路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不过了,以至于觉察不到它的存在。然而小孩出生后学走路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首先,3-4个月大时,孩子只会滚来滚去,再过5-6个月孩子学会爬行,学走路之前的最后一道门槛——站立、坐下也需要2-3个月,孩子会抓住周围的物体后,就可以学走路了,在这个阶段孩子会摔跟头,有时还会受伤,度过这道难关后,孩子终于会走路了,随后大家便逐渐忘却了走路这件事。很多爸爸会说自己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陪孩子玩,而有些爸爸由于知道游戏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性,会陪孩子玩一会,但这仅限于一次,和孩子玩过一次后感觉自己就尽到爸爸的义务,心里会产生满足感和安慰感。其实这只不过是个人的自我陶醉,时间一长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每天和孩子做一个游戏就可以了,它会让自己拥有更为谦逊的态度,也是让自己变成好爸爸的捷径。
马拉松理论
在比赛枪响前,所有的运动员都憧憬着自己能够获得胜利,他们在起跑线前热身,准备在比赛中大显身手。比赛开始了,竞争非常激烈,此时还无法看出谁是冠军的有力争夺者,到了比赛中间阶段,差距逐渐显现出来了,原本充沛的体力被慢慢消耗掉,到了39千米处,人的身心已经十分疲惫,体力也接近枯竭,马上放弃的想法一直在折磨着自己,远方的重点线仍是那么遥不可及。很多父亲把和孩子玩游戏想象的过于简单,当然这是好的想法,尤其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应该这么想,但问题是就像马拉松一样,孩子越大和孩子做游戏就越困难,孩子上小学低年级时就如同马拉松的39千米处,上高年级时就如同42千米处。就像从四季的变化中寻找自然和规律,爸爸陪孩子做游戏也要讲究时效性,孩子越小越容易带孩子玩,大一些后就有些困难。“虽然已晚,但现在立即开始就是最快。”这句话就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
DT理论
DT是“大坝理论”的意思,这是字典里没有的流行语,一个荷兰少年用拳头堵住大坝洞口,从而避免了整个国家的一场灾难,不少人都知道这个故事。通过游戏可以教会孩子责任、义务、道德、权利……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但是如果执着于一种毁灭性的教育方法就会给孩子带来灾难,缺乏一贯性的教育很容易让孩子变得没有礼貌,父母过于强求孩子会引发大量矛盾,夫妻吵架容易让孩子具有暴力倾向,在挨打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成为父母后曾发誓绝不会对孩子动手,却会不自觉地在孩子面前攥紧了拳头。这些不合理的现象很难被一次性全部消除,但是通过游戏我们可以缓和其中的矛盾,因为游戏即是爱,而爱就能改变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