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幼时的我,几乎没什么机会看课外书。可是我爱阅读,爱书籍。我的梦想即是:在阳光普照的阳台,手捧一卷书,心中感念美。
自儿子出生起,未从曾间断书的滋养。四岁时,幼小的儿子最为企盼的是:每两周“小大小悦读馆”的故事妈妈送来的绘本。五岁半时,因自学“悟空识字”软件,而认得近千个汉字,在不够年龄的情况下,富有爱心的图书馆办卡爷爷破例为你办理了借阅卡,那时,我俩儿几乎每周必去借书。阅览室里的儿子痴迷地看书,好象忘记了周遭的一切,必得三番五次地催着、叫着,儿子却自迷其中、不愿离开。
那时的儿子,真是个超级天文迷,总会在津津有味地看书后向我滔滔不绝地讲述天文知识。(至于具体的内容,时至今日我已完全记不清了,因我对此并不爱好,但为了儿子的兴趣,我必须要得装作认真倾听。)
现在的儿子,是个超级围棋迷。说起儿子的学棋起源,现在想来都不免觉得好笑。那是在小学一年级的寒假,因儿子这个标准的“人来疯”,大家都觉得吵得头疼;为了让儿子安静一会儿,无奈之下,大舅姥爷让你玩起电脑上的情景游戏《围棋争霸》,并用了五分钟的时间告之了儿子围棋的基本规则。自此,儿子彻底被围棋征服,痴迷地爱上了围棋,全身心地投进了这黑白世界中。有次,老公因儿子一心想着棋而不认真学习,禁止儿子动围棋。饭后不见儿子的踪影,原来是:儿子偷偷钻入厨房,开始以为儿子是在偷吃零食,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在用一个个的磁铁冰箱贴当棋子——摆棋谱。这就是我的儿子——号称只有围棋书可令自己安静下来的小人儿。顿时,心里一阵酸,眼泪将要溢出,连忙转身而去。又忆起上月某一天晚上10点多钟,我隐约发现儿子的屋里射出一点儿光亮,儿子不是已经关灯睡觉啦?当我推门一看,原来是儿子正在用听故事的手机发出的微弱之光偷看围棋书,我当时真是又生气又心疼。儿子啊儿子,如果在学习上,你也能付出这么多的心血,这么自觉地去学习,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心力,你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每当读到书籍与报纸上的好文章时,我都会与孩子一起分享这精神盛宴。以前是我读儿子听,现在是:儿子抢着自己看,其实是觉得我读得慢,不如他自己看来得过瘾。我俩常常比赛看小说,比谁发现的句子优美,比谁读的速度快,比谁对书的理解透彻。我的原则是:要读就读大家之作,经典之作,好的写作水平得益于在精华中的熏陶。经过几年潜移默化的悉心培养,儿子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200多页的书通常两、三个小时已读完,我会适时告诉儿子要学会精读。每当儿子看到其作文在QQ日志上发表时,特别是看到网友的好评时,充满了自信与骄傲。虽然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但苦于儿子写字的不认真,反复的修改,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另外,对围棋的痴迷也严重占用了本已不多的课余时间(一周三次大课,一次小课)。对此,儿子也很着急很苦恼,想改正自己做事不认真而导致慢的坏习惯,只是经常有所反复。此时对儿子的梦想:字如其人,字正人端。
另外,儿子的心智发育较晚,与同龄孩子相比简直就是一“标准幼稚型”;与上幼儿园中班的表妹一起玩时,经常听到的是其表妹对儿子的一番教育:不要做调皮大王,不要搞破坏,要保护、要爱惜……这就是女孩与男孩的区别吧,特别是对调皮的男孩来说。其情境像是儿子正在表演他最喜欢的绘本《大卫,不可以》的舞台剧似的。此时对儿子的梦想:儿子请你懂事、听话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