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408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8-4
- 私房钱
- 13222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12729
- 帖子
- 1855
- 精华
- 1
- UID
- 4881111
        
- 私房钱
- 13222
- 宝宝生日
- 2010-07-05
- 积分
- 12729
- UID
- 4881111
|
本帖最后由 小茜@qd 于 2011-7-6 13:51 编辑
原来碰到过有个妈妈很诧异我到现在都没有給宝断奶,说早没营养了,早该加奶粉了,认识一位法国混血宝妈,说坚决母乳,尽量不要喝奶粉。。。最近宝宝不太好好吃饭,和宝爸讨论要不要断奶?要不要加奶粉?在网上搜了搜,坚定了母乳到底的信心,摘要一些,和大家分享一下。。。突然想起一位妈妈曾经说过:牛奶是给小牛喝的,母乳才是给宝宝喝的,觉得很有道理。。。
联合国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母乳会等权威机构,呼吁全球的母亲们将母乳喂养坚持到孩子满两岁。
很多妈妈表示怀疑——难道可以让孩子吃这么久的母乳?那为什么我周围的人、包括医生,都在劝我六个月就给孩子断奶呢?他们说,六个月以后的母乳就没什么营养了,而且,如果不断奶,孩子就不好好吃饭。。。
母乳到什么时候没营养了? 大量的研究证明,母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富含营养,如脂肪、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等,尤其是对孩子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免疫因子。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到六岁左右才健全,在这之前,长期的母乳喂养,等于为孩子建立起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能够有效地预防诸多疾病的侵袭,比如耳道、肠胃和呼吸道等幼儿常见感染,以及幼儿癌症、少儿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重症。那些过敏体质的婴儿,更是应该母乳喂养至一岁以上。特别神奇的是,随着孩子月份的增长、对辅食摄入的增多,吸吮母乳频率有所降低,母乳却会自动浓缩养分和抗体,将孩子所需要的营养丝毫不差地输送进来。
有一些孩子,无论是吃母乳还是吃奶粉,确实存在不好好吃饭的问题,但这和他们吃的是什么奶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大人在喂养方面的失误造成的。极有可能是在添加辅食阶段,家长没有采用科学喂养方式,没有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或者是因为家长总以为孩子吃得不够、逼迫孩子多进食而造成孩子厌食;或者是因为家长过于频繁督促孩子吃东西,甚至不惜端着碗到处追着喂,而导致孩子失去了饥饿感。小孩子天生自知饥饱,无需大人在一旁过多操劳,喂养原则应该是让孩子做主,饿了就吃,饱了就停;吃饭时在餐桌上认真吃,吃完了离开餐桌再去玩儿。当孩子出现进食方面的问题时,如果不是病理原因,父母应该审视自己的喂食手段和态度,从中找到问题根源,而不要将责任推诿到母乳身上,强迫孩子断奶,给孩子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害。
那么,有没有贪恋母乳,不爱吃饭的孩子呢?有!但是,这仍然不是母乳的错。大多数见了妈妈就粘在奶头上不肯吃饭的孩子,是由于母子关系出了问题,是因为孩子从母亲那里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母亲除了喂奶之外,陪伴孩子的时间无论是质还是量都不够高,孩子以无休止地要求吃奶来满足自己对母亲的需求。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断奶,岂不是与孩子的愿望背道而驰?这时候断奶,给孩子造成的心灵伤害最深。
延长母乳喂养,有助于巩固母子亲密关系、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在孩子疲劳、受惊、烦躁或者悲伤时,吸吮母乳能够给予孩子最及时最有效最温馨的安慰,让孩子在需要帮助时,得到的是人的帮助,而不是物品(奶嘴、玩具、零食等)。
吸吮动作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需要,这个需要直到三岁左右才淡化。长期母乳喂养,使得孩子在母亲的怀抱里彻底满足这项生理需求,母亲的乳头也不象其他吸吮替代品(手指、奶嘴、玩具、零食、被角、头发等等)那样会变质、坏掉、或者弄脏。从母亲那里得到吸吮满足的孩子,往往很少吸吮自己的手指或者将所有拿到手里的东西放进嘴里,也因此减少感染疾病的几率。
长期的母乳喂养还有许多其他好处,比如有利于幼儿口腔的发育、从而提高语言能力,比如母乳中独特的生长激素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另外也有利于母亲自身的健康。
这就是为什么国际卫生组织、国际母乳会等权威机构,呼吁全球的母亲们将母乳喂养坚持到孩子满两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