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早教机构体验感受 好难选我给女儿看的图书推荐 每日一更蒙蒙的多彩暑假 之 料理课我和婆婆教育观念不一致 伤害宝宝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2 | 浏览: 1725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私房钱
6662  
宝宝生日
2007-07-01 
积分
6956 
UID
7623874 
主题
发表于 2012-3-29 16:3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闲人本不闲 于 2012-3-29 16:51 编辑

这个是我转的,因为看了特别有感触。
我家孩子也快5岁了,周围的孩子都上了这个 那个的班,我们还在可劲的玩。孩子对琴也听感冒的,乐感不错,音乐的记忆力不错。同事推荐了老师,可以去学钢琴。我在这时看了这篇文章,于是,思考中。同样想法的爸爸妈妈们看看,有没有什么启发。希望,我们能少点遗憾,多点快乐——俺同事亲身经历,说学琴后家里多了练琴不练琴的争吵,妈妈和孩子吵,老婆和老公吵,全家的和乐氛围少了很多,终于一次争吵后老公忍不住了,给老师打电话不学了,不能让妈妈和孩子成为敌人,于是,世界和平了。我并不赞同作者的每一句话,但是有很多,确实值得咱三考虑的东西。
慎重再慎重。
帖子挺长的,希望能有人耐心的看完。
以下为转载内容。

                   慎走琴童不归路——写给琴童的爸妈和准备做琴童爸妈的人们

    这里肯定有许多爸爸妈妈,他们或许已经让自己的孩子做了琴童,有些可能准备让孩子做琴童。本文提出是一个专业艺术教育的重要问题,供大家参考和思考。
    在当前中国,琴童热已经持续了30年,其中有两个高峰。一个高峰是70年代早期,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下乡上山吃亏,让孩子学琴能有个手艺不用下大田劳动。第二个高峰是目前,在东部发达地区,许多孩子星期天背着沉重的琴和谱去学琴。当琴技考级时,成千上万的琴童赶到考场应试,可以让路上出租车成为抢手货。

    第一节 个人艺术修养与做琴童没有必然联系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琴,大多数的家长恐怕是希望孩子能够成为艺术明星。艺术明星实在太诱惑人了,有名有利,环游全球,在掌声和鲜花中度过一生。但家长也明白,这条路犹如诞生体育明星、政治明星一样,概率是非常低的,于是就掩饰为“让孩子有点艺术修养,以后有客人来也好弹一曲助兴。” 先就这两个目的评说一下。如果让孩子有点艺术修养,那根本不用学琴的,这是吃力不讨好的。当一个人在没有成为演奏家之前,他根本就是个乐器匠,成为乐器匠是件巨辛苦的事情,而且和有没有艺术修养没有直接关系。很多乐器匠已经拉到专业团体里去了,对音乐还是没有感觉,不理解什么叫古典主义艺术,什么叫浪漫主义艺术,连自己的本分也没弄清楚,遑论艺术问题。其实要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不如教他听音乐,做HIFI发烧友,多看画展,多听艺术讲座,去劳神费力地习琴根本没有必要,也未必能达到这个目的。 再说“以后有客人来也好弹一曲助兴”,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即使是音乐学院毕业的,修过钢琴课,如果三个月不练琴,照样客人来了除了在钢琴或其他琴上洋相百出外,根本弹不出连贯的东西助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一个不是这个职业的成年人,要他天天练琴几乎没有可能,90%的琴童在放弃练习半年后,连一个完整的旋律都奏不出——统统还给老师了。这就是这个玩意儿的现实。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私房钱
6662  
宝宝生日
2007-07-01 
积分
6956 
UID
7623874 
俺在家拿个电钢琴,不值钱,就当玩具玩。结果钢琴老师说,嫩对钢琴没有敬畏感……
唉,其实我不想让孩子对乐器有敬畏感,我感觉要有亲切感,呵呵,但是很多老师除了练琴不让孩子摸琴
家有乐儿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私房钱
89116  
宝宝生日
2010-03-27 
积分
75490 
UID
2960141 
恩,俺也这么觉得。就是一旦学上了,就会拉不住,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纠结一会去
...
同意啊  周末去百丽广场  2岁的乐儿像模像样的在一家琴店演奏了好久  说演奏一点不夸张 时不时的看下谱子 还擦下汗呢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私房钱
52344  
宝宝生日
 
积分
52053 
UID
5817919 
帆帆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私房钱
2917  
宝宝生日
2010-05-31 
积分
2991 
UID
7615282 
可可妈妈

贵宾

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

私房钱
34394  
宝宝生日
 
积分
140680 
UID
5210004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私房钱
1491  
宝宝生日
2010-01-07 
积分
1513 
UID
6233952 
我觉得让孩子学琴、至少要让她对音符什么感兴趣、当年我学琴的时候、真是太枯燥了。看着呢些小蝌蚪就烦躁...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私房钱
6662  
宝宝生日
2007-07-01 
积分
6956 
UID
7623874 
小月亮的家 发表于 2012-3-29 16:59
我觉得让孩子多个陶冶身心的选择也不错,要是不喜欢就不勉强了

恩,俺也这么觉得。就是一旦学上了,就会拉不住,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纠结一会去

点评

百变香闺  同意啊 周末去百丽广场 2岁的乐儿像模像样的在一家琴店演奏了好久 说演奏一点不夸张 时不时的看下谱子 还擦下汗呢  发表于 2012-4-16 19:45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私房钱
2923  
宝宝生日
2011-12-31 
积分
2863 
UID
6116658 
我觉得让孩子多个陶冶身心的选择也不错,要是不喜欢就不勉强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私房钱
6662  
宝宝生日
2007-07-01 
积分
6956 
UID
7623874 
                   第五节 慎重选好学习的乐器
    我比较偏执地认为不要去学习民族乐器,尤其是二胡、琵琶、古筝这样的民族弦乐器,这种音也不准却很难学的乐器,学了也白学。如果要找工作,倒是可以学唢呐、笙这样的民族乐器,很容易学,找个饿不死的工作有希望。
    如果是正规学乐器,应该学西洋乐器。如果期待孩子能有明星走向,就要选好所学的乐器。
    女孩子应该学小提琴、竖琴、长笛这样比较轻型(指演奏比较轻型)的乐器,比较容易成功。竖琴一般没有男人学习的,女孩子容易成功,但需求量很小,一般是家族承传。在长笛、双簧管领域,女孩子能够和男孩子竞争的。在小提琴领域,女性是能够超越男性的。世界级的小提琴家中女性很多,比如苏菲·穆特,比如郑京和、张莎拉,她们的演奏很难说比斯特恩、帕尔曼差。但你没见女性吹小号圆号吹巴松管出名的吧?这不是女性的活儿,要肺活量的。比较容易误入歧途的是钢琴和大提琴,这两个领域同样是男性的,女性去学是不会有出息的,可偏偏中国很多女孩子要学这两件乐器。
    钢琴的世界级演奏家中几乎没有女性,国产的有鲍惠荞、顾圣音等,不过她们是不是钢琴家只有作家记者在说,音乐界没有承认过。演奏钢琴需要巨大的力度,这个力度大得无法想象。比如弹奏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全部的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包括中国的黄河协奏曲,很多段落手指所用的力度与手指式俯卧撑一样,女孩子有这力气吗?要她支撑45分钟弹完行吗?所以钢琴家是五大三粗的屠夫相的很多,比如傅聪、许忠、孔祥东,李坚、殷承宗算秀气的。
    女孩子学钢琴,如果不是立志要到幼儿园当老师,基本就是白费了。大提琴也是,要求力气,这种乐器,像搬死人一样费劲。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私房钱
6662  
宝宝生日
2007-07-01 
积分
6956 
UID
7623874 
本帖最后由 闲人本不闲 于 2012-3-29 16:44 编辑

                        第四节  学音乐非常花钱
    不要随便让孩子学乐器,除了上面提到的原因外,就是家庭对支撑一个学乐器的孩子,负担非常重。
    以钢琴为例,一架菜鸟级的立式钢琴起码是10000元。每年调律2次,每次400元,共800元。从4岁学到16岁,钢琴加调律费是20000元。
    每周请老师教琴2小时,好老师是每小时100元,一年是10000元左右。从4岁到16岁就是12万元。(说明一周2小时授课是现在的行情,但这个授课时间一般培养不出钢琴专业的学生的。)
    曲谱费用一般是每年平均2000元,12年是24000元。
    考级辅导费和考试费平均每次2000元,考到10级就是20000元。
    给老师送礼,听音乐会,其他花销,12年中保守估算20000元吧。
    直接投入总共是204千元。如果这个钱用来给孩子HIFI,硬件加软件已经很够意思了。90%的孩子结果放弃了,20万扔水里了,响都没有哦。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私房钱
6662  
宝宝生日
2007-07-01 
积分
6956 
UID
7623874 
本帖最后由 闲人本不闲 于 2012-3-29 16:43 编辑

       第三节 音乐天才的诞生有偶然性,但大多数是有规律的

    有一个事实是,古今中外音乐人才很大一部分是家族承传的,你到北京音乐界一问,发觉大多数人互相熟悉,祖宗八代,舅妈大伯的事情全清楚,因为这圈子就是这么小。从祖父到曾孙全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事情不在少数。这说明音乐这个学科,靠家传的内容比较多,外人挤进去的比例很低。

    如果你家不是音乐世家,也可以让孩子做琴童,但事先要作一点测试。

    第一,对音乐有没有感觉。你放音乐,当然是严肃的作品,孩子喜欢不喜欢听,能不能安静,情绪有没有变化。是为对旋律和情绪的敏感程度

    第二,对节奏有没有良好反应。学音乐的人没节奏感觉就糟了、,放一段节奏感很明显的曲子,比如进行曲,比如小步舞曲,看孩子能不能随着节奏手舞足蹈。

    第三,听觉是不是良好。对乐音的听觉反应能力各人差别很大,听觉不好的人如果学不定音的乐器简直就是断手断脚的人去开车一样。总之听觉不行的学音乐就是瞎费精力。实验的方式是用钢琴以外的乐器给一个音高,让孩子在钢琴上找出这个音高的键,小孩子大致找准就是听觉非常好了,有培养前途。

    第四,对音乐的总体创造能力。演奏是二度创作,需要有一定的智慧和灵感,播放一段钢琴奏鸣曲,请孩子哼出其中的旋律部分。这个试验对很多喜欢欣赏音乐的成年人也有一定难度。钢琴奏鸣曲的旋律部分常常淹没在和声、对位之中,小孩子能找出来就是很有音乐天赋了。

    如果孩子能顺利通过这些试验,再让他学习音乐不迟。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私房钱
6662  
宝宝生日
2007-07-01 
积分
6956 
UID
7623874 
本帖最后由 闲人本不闲 于 2012-3-29 16:41 编辑

    第二节  如果没有决心毕生以琴为业,童年习琴是对儿童巨大的身心摧残

    很多家长现在从4、5岁开始让孩子学钢琴,因为钢琴是定音乐器,比较容易上手,钢琴摆在家里也好看,有贵族气。巨大的痛苦降临在孩子身上。

    孩子从指法练习开始,到能弹奏简单练习曲已经开始厌烦了,枯燥地搞什么和声、对位,乏味的技巧熟练练习花去了无数属于发展儿童天性的时间。一般来说,培养一个有可能的钢琴和小提琴演奏者,儿童时期每天练习的时间应该是6小时以上,现在那么多功课,孩子承受得了吗?他必须放弃学业才能谋求专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放弃玩耍,放弃儿童的快乐生活。这对儿童的自然个性发展是极其有害的。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考上音乐学院的附小,那就放弃吧,那边基本是放弃文化课专搞音乐的,你的孩子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去拼他们相对无限的练琴时间,根本就是吃亏的。不要相信考级的成绩,那是一帮愚蠢的音乐老师骗钱的工具,根本不说明孩子真正的琴艺和音乐发展前途。

    以开汽车为例,学开汽车很无聊,很辛苦。学会以后10万公里内则是个菜鸟。真正的好司机是人车合一的,开车时都是自然反应,根本不通过大脑的,聊天、打电话、听新闻的同时都能自如地驾驶汽车。这个“人车合一”的境界据说要在连续驾驶了10万公里后的聪明人才能获得。

    钢琴小提琴莫不如此,但琴人合一的境界非常难得,花下去的时间和精力是达到“人车合一”境界的50-100倍。这样的负担要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去承担,是不是太残酷了呢?如果不能成为一个演奏家,岂不是在拿只有一次的生命旅程开玩笑。当然你可以说,没有量的陪衬,怎么出现有质的大家?话没错,但你愿意让你的孩子做陪衬吗?去花那冤枉力气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想要孩子学琴的妈妈们看看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