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142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7-8
- 私房钱
- 2209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2063
- 帖子
- 278
- 精华
- 0
- UID
- 2846449
    
- 私房钱
- 2209
- 宝宝生日
- 2011-03-22
- 积分
- 2063
- UID
- 2846449
|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篇家庭教育讲座的笔记。
孙云晓教授(《拯救男孩》的作者)的讲座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是让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吗?是让孩子出国深造吗?是让孩子上无数个特长班,多才多艺吗?非也,非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而最好的教育方式莫过于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融洽,孩子从小就会有良好的安全感。那么何为良好的亲子关系呢?一方面是孩子犯了错误或者遇到什么困难,能够跟父母敞开心扉,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而不是惧怕父母的责骂而隐瞒;另一方面是父母发现孩子有错误能够直言相告,甚至是训斥和惩罚。最考验亲子关系的时期就是孩子的青春期,性问题是最具挑战性的。(性教育问题后续再写)
然而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不是说亲子关系在家庭关系中最重要。 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是最最重要的,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夫妻和睦或者说是父母联盟是给孩子最佳的言传身教。所以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父亲的角色绝对不可以缺失。父教的缺失会导致多种问题:孩子心理上的、性格上的,在《拯救男孩》中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而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就万事大吉了吗?当然不是。我们的孩子现在面临的就是独生子女家庭关系过分简单而导致的交友问题。不知道怎么去交朋友,不懂得如何跟同学相处、合作,不会处理身边的人际关系。孙教授的建议,我觉得非常可取,就是变小家为大家,变独养为群养。意思就是说,多个独生子女家庭利用周末时间在一起集体活动,包括轮流到某一个孩子家里过周末(含住宿)。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大家庭共处的条件。再好的父母也替代不了伙伴的作用。孩子没有朋友比考不上大学更可怕。孩子如果交上坏朋友更更可怕!
孙教授给我们举了一个可怕的案例。一位化名为王西的男孩子,堪称化学天才。学习成绩非常好,在整个西北地区都能排名第一,被北京大学录取。然而当他上了大学之后发现,身边的同学都有朋友,大家三三两两的一起去上课,一起出去玩。唯独他自己没有朋友。他也想拥有自己的朋友。在同宿舍里,有一个男生,王西感觉人不错,就决定要跟他交朋友。自己有什么好吃的先给人家吃,自己有什么好东西也先给人家用。人家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久而久之,同学之间就流传着关于他们俩的流言蜚语,怀疑他们是同性恋。那个男生听到流言之后,立即决定跟王西断交,决不能毁了自己的清誉。这下可把王西给惹怒了,他不理解人家为什么不跟他做朋友。他要报复!因为他是学化学的,所以他采用的高智商的报复方法——钠盐!每天定量的给那个男生往食物里面投放钠盐。直到那个男生中毒起不来床了,王西才起了恻隐之心,把人家送到医院。在医生的逼问下,王西说出了实情,还好那个同学抢救的及时。但是王西被告上了法庭。法庭宣判:故意杀人罪成立,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如此高智商,高学历的一个“人才”就这样毁掉了。所以,我非常赞同孙教授的那句话——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的人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