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52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私房钱
1748  
宝宝生日
 
积分
1703 
UID
6031374 
主题
发表于 2011-6-15 17:2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吃叶酸的正确时间

  中国营养学会2007年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育龄女性应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叶酸400微克,并持续至整个孕期。因为女性体内的叶酸水平,不是用药后短期内就能升高的。

  孕妇缺乏叶酸可能会腹泻、没有胃口、体重减轻,也可能出现虚弱、嗓子疼、头疼、心跳加快和易怒等情况。也可能会导致皮肤颜色发生变化,或者加重皮肤已经变色的现状。[孕妇缺乏叶酸的症状]

  热门答疑1:怀孕后才开始补叶酸,这样会对胎儿有影响吗?

  热门答疑2:月经期间能不能吃叶酸?

  热门答疑3:补了3个月叶酸还没有怀孕,要暂停服食叶酸吗?

  热门答疑4:怀孕4个月后再补叶酸有用吗?

  热门答疑5:叶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好?

  叶酸要吃多少?多吃会更有效吗?

  中国营养学会2007年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普通育龄女性推荐的叶酸量是400微克/天。

  其实,不同的人对叶酸补充剂(或称叶酸增补剂,叶酸片)的需求量也不同,特别是那些有特殊情况的女性。所以,你除了要参考准备怀孕期间和孕期如何补充叶酸的基本常识外,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了解一些怀孕补充叶酸注意事项,尤其是要向医生询问你需要服用多大剂量的叶酸片,或者你目前服用的叶酸补充剂是否适合你。

  相关文章1:孕期补叶酸超标,害得宝宝变痴呆

  相关文章2:补叶酸的正确观念:食补不如药补

  叶酸不能与什么药同服?

  叶酸的吸收很容易受到一些药物的影响,如一般的制酸剂胃药、阿司匹林、酒精与更年期妇女使用的雌性素都会影响叶酸的吸收,而酒精更会进一步地将体内所储存的叶酸排出,并且降低肠道对于叶酸的吸收力,计划怀孕及怀孕中的妇女最好远离酒精。

  相关文章1:叶酸的副作用

叶酸什么牌子好?
  目前市场上的维生素和叶酸片的种类很多,所以,育龄女性在挑选叶酸时,要特别注意产品的生产厂家、叶酸的含量、适宜人群、不良反应以及影响吸收和利用的因素等。

  如果你不属于需要多补充叶酸的人群,你服用的叶酸片中的叶酸含量应该是400微克(相当于0.4毫克),那你既可以购买斯利安叶酸片(中国国家批准的唯一的小剂量叶酸增补剂,每片中仅含0.4毫克叶酸),也可以购买包含叶酸的孕妇专用多维片。如果您对自身状况不能准确判断,可咨询医生的意见。[详细]

  药品类叶酸PK保健品类,哪种更好?

  有人认为“是药三分毒”,孕妇更加要避免吃药,叶酸也要选保健品的吃而不要药品类的,这是错误的观点。准备怀孕及怀孕阶段是不可以乱吃药,但是叶酸属于A级药物,是没有致畸作用的,育龄妇女是可以吃的。从叶酸含量和副作用两方面比较来看,一般孕妇更适合购买药品类的叶酸片……[详细]

  热门答疑1:孕妇服用多维片还要不要额外吃叶酸片?

  热门答疑2:单纯叶酸片,还要不要服用其他维生素?



特殊类孕妇补充叶酸的注意事项
  1.怀双胞胎的女性吃多少叶酸——[解答]

  2.比较胖的孕妇吃多少叶酸——[解答]

  3.以前怀过有神经管畸形的宝宝的女性吃多少叶酸——[解答]

  4.家族中有脊柱裂患者的女性吃多少叶酸——[解答]

  5.患糖尿病的女性吃多少叶酸——[解答]

  6.患有癫痫症的女性吃多少叶酸——[解答]

  7.患有麸蛋白不耐受、镰状细胞病的女性吃多少叶酸——[解答]



富含叶酸的食物,补叶酸食谱
  常见食物含叶酸量列表(点击食物名称进入推荐食谱)

食物名称(100克) 叶酸含量(微克)
鸡肝 1172.2
猪肝 425.1
黄豆 181.1
鸭蛋 125.4
茴香 120.9
花生 107.5
核桃 102.6
蒜苗 90.9
菠菜 87.9
豌豆 82.6
鸡蛋 70.7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叶酸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好?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