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4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29
- 私房钱
- 278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282
- 帖子
- 25
- 精华
- 0
- UID
- 9252188
    
- 私房钱
- 278
- 宝宝生日
- 2010-02-26
- 积分
- 282
- UID
- 9252188
|
2011年4月,有国内媒体援引国外一些机构的资料报道,“一些畅销的婴儿食品中含有有毒物质砷”,比如“早餐麦片含1.7微克砷”,“婴儿若每日进食2次米糊,砷吸入量超母乳50倍”。
实际上,砷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自然界的砷可以分为“无机砷”和“有机砷”两种存在形式。有机砷的毒性可以忽略,所以一般说砷的毒性关注的是无机砷。
砷不是人体所需的元素。除了大量摄入时的急性中毒,长期少量地摄入也会有致癌的风险。但是在自然界的水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砷。而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对它起到富集的作用。所以,在粮食中,大米是无机砷的重要来源。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无机砷对人的“安全摄入上限”:每天每千克体重2微克。根据这个“安全摄入上限”,有些国家会制定大米的安全标准。比如中国的大米要求每千克中无机砷含量不超过150微克。一个75千克的人,每天可以吃进150微克砷不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这相当于1千克无机砷含量刚刚及格的大米。
婴儿米粉是从大米而来,其中含有砷也就毫不奇怪。按照WHO的安全上限,一个10千克的婴儿,每天可以摄入20微克砷而认为安全。中国的谷物类婴儿辅食的砷含量上限是每千克300微克,相当于10千克的婴儿每天可以吃67克。
显然“婴儿食品中含有有毒物质砷”完全不值得大惊小怪。以前的婴儿食品不是“没有砷”,而是没有“检测过有没有砷”。在关键的具体含量上,报道给了一个语焉不祥的“早餐麦片含1.7微克砷”,并没有说是多少麦片中含有1.7微克。1千克中还是1克中有1.7微克,有着质的区别。其实,即使不是1千克,而是“一份”麦片中含有1.7微克砷,都还是相当安全的。至于拿“两次米糊的摄入量”跟母乳相比,就更加莫名其妙了。米糊又不是用来代替母乳的,而关键的问题在于“两次米糊的摄入量”跟安全上限相比如何,而不是跟母乳相比如何。
实际上,美国环保局(EPA)认为婴幼儿摄入砷的高风险途径不是食物,而是水和土壤。所以在美国,一般推荐用专门的婴儿用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