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饮食三大要诀 第一. 坐月子的饮食方式要正确 (60%) (1)
阶段性的食补,严禁产后立刻大吃大喝 根据阶段性食补的原则,产后须按身体恢复的状况来进补:第一阶段即产后的1—7天,身体需要代谢排毒。以排泄、排毒为主; 生宝宝是非常消耗体力的,产后女性多感体力差,精神不济,肿胀未消,肠胃消化吸收功能也尚在“休眠”。所以在第一阶段的重点在于帮助气血恢复,肠胃功能的“苏醒”,促进恶露和毒素的排出,帮助身体恢复。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即产后的8—14天,身体内部修复。以收缩骨盆腔及子宫为主 因脾胃乃“后天之本”,所以这段时间应加强消化功能的修复,并配合正确的哺乳姿势和良好的饮食生活作息来帮助子宫收缩,预防和减轻腰酸背痛的现象。 第三和第四阶段,即产后的15—30天,身体需要营养滋补。才开始真正滋养进补
根据两个阶段精心调养,产妇体内各项功能基本已恢复正常,奶水品质已趋于稳定,这段时间摄入充足的营养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女性尤为重要。有助产妇元气、体力的恢复,同时防止营养过剩给身体造成负担。 中医把生产称为耗血伤血的过程,产妇多有气血两虚的情况,产后两周内身体内脏非常虚弱,消化功能没有恢复,此时若吃下养分太高,太难消化的食物,身体是无法吸收这些养分的,过多的养分反而会造成“虚不受补”的现象。(身体太虚弱,无法接受食物的养分),而虚不受补又分三种现象: 1. 原本吸收力强、肥胖的妈妈,产后立刻进补就容易造成产后肥胖症。 2. 原本瘦弱的妈妈,无法吸收食物的养分,易造成拉肚子,越拉越瘦。 3. 过多的养分,产妇无法吸收,又无力代谢,就很有可能被体内荷尔蒙旺盛的不正常细胞所吸收,产生子宫肌瘤、卵巢肿瘤、乳房纤维瘤或脑下垂体瘤的疾病。 (2)用月乃汤煮月子餐 专为产妇设计的坐月子料理记高汤,去掉酒精的基础上,更易人体吸收,加入了广禾堂独家汉方草本精华,活血补血;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酵素、蛋白质,对妈妈乳汁分泌和体形重塑、气血充盈都大有裨益。针对产后恢复的功能性水分替代品。 传统以米酒烹调月子餐
将对妈妈和婴儿造成伤害
¡
伤害肝脏和肾脏
¡
影响伤口恢复
¡
通过母乳影响宝宝大脑发育
(3)温和的热补
中医有“产前凉补,产后热补”的理论,而热补是需要温和的热补 ①选用慢火烘焙100%纯的黑麻油 ②选用老姜爆透: 产妇所使用的姜须“爆透”(爆至姜的两面均皱起来,但不可爆焦),否则会太刺激产生“发”的特性,产妇吃了易造成上火、咳嗽等症状。 少食多餐:每日餐次应较一般人多,以5-6餐为宜。这是因为餐次增多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保证充足的营养。产后胃肠功能减弱,蠕动减慢,如一次进食过多过饱,反而增加胃肠负担,从而减弱胃肠功能。如采用多餐制则有利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胃肠负担。 . 第二. 坐月子的生活方式要正确(20%) 1.
坐月子期间的室温须维持在25-28度,所以夏天坐月子就必须要开空调,但要注意不可以吹到风!一定要想办法将空调的风完全挡住,不可对着产妇吹,并且要穿袜子,长裤,长袖。 2.
不可替小孩洗澡。不可弯腰来替小宝贝洗澡,如果无法做到,那么产后腰酸背痛及手脚酸麻的现象必定会随之而来。 3.
不可提重物。产后半年内均不可提太重的物品,以避免内脏下垂而导致腰酸背痛,而于月子期间爬楼梯更就禁止。 4.
产妇不可碰冷水,以防受凉或产生酸痛的现象,所以举凡擦澡、洗脸、洗手、刷牙或者产后第三周以后的冲澡,均需使用热水。 5.
产妇就尽量少看电视及书报,如果一定要看,则每十五分钟须让眼睛休息十分钟。 6.
不可流泪。
女性的老化从眼睛开始,所以产后眼部的保养是非常重要的。产妇严禁流泪,俗云:“产妇一滴泪比十两黄金还贵重”。产妇如果哭泣的话,眼睛会提早老化,有时会成为眼睛酸痛、青光眼或白内障的起因。 7.
眼部按摩
眼睛容易疲劳的产妇,可于三餐饭前及睡前将毛巾沾上热水(可稍热些),拧干后以毛巾热敷于眼部数分钟,再施行眼部按摩 第三. 产妇要有充分安静的休养(20%) 产妇每天一定要安静睡上8-10小时。 产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吃喝睡,安静地休息。产后1周的休息,能决定产妇子宫的收缩有多快,或是否完全。因怀孕时子宫被胎儿撑得非常大,一但生产,子宫成为真空状态,内脏因不再受压迫而变的非常松垮,若产后即常坐起或走动,因地心引力的关系,会造成松垮的子宫及内脏收缩不良,引起内脏下垂,而“内脏下垂”就可能是所有妇女病的根源。所以应充分的遵守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并做适量的休息。产后2周内,除了吃饭及上厕所之外,其余时间,不论是白天或是晚上,均应卧床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