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早教机构体验感受 好难选我给女儿看的图书推荐 每日一更蒙蒙的多彩暑假 之 料理课我和婆婆教育观念不一致 伤害宝宝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00 | 浏览: 1175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阁瀚妈妈

贵宾

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

私房钱
66891  
宝宝生日
2008-10-18 
积分
56240 
UID
2843276 
不错的书,谢谢楼主的分享。我也去买一本认真学习一下。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私房钱
28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297 
UID
4202570 
合适的方法:

    孩子最喜欢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孩子最容易理解、最容易掌握的方法才是最合适的方法。我们传统的教育大多都是以成人的眼光,成人的思维去教孩子,孩子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兴趣也不高,从而抑制了正常能力的发挥。而从儿童的心理出发,尊重孩子的特点,用孩子最喜欢,最直观,最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孩子学起来就会很容易、很轻松,兴趣也高,自信心、成就感也容易逐步建立起来。孩子的思维敏捷性、学习效率才会充分发挥出来。

耐心和爱心: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多年日积月累的结果。幼儿教育,需要不厌其烦的多次重复,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和思维方式。再用持之以恒的爱加以浇灌,我们才能收获甘美的果实。而耐心往往是决定我们教育成败的关键。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私房钱
28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297 
UID
4202570 
摘几句格言和谚语与天下父母一起共勉:

点点滴滴的藏,集成了一大仓。(德国谚语)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梵高)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 况)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 斯)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私房钱
28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297 
UID
4202570 
腾讯新闻上一条“21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的新闻,看后为中国的孩子感到难过。原文如下:

                         21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
重庆晚报报道


        本报讯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昨日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简称草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的感慨。

        已是二次审议的草案第四十四条规定,“学校应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胡健康建议,该条款修改为,“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他说,上述例子是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此外,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他还举例称,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非常缺乏。因此,他建议修改相关条款,通过立法来强化对中小学生的“想象力教育”。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团市委书记王志杰也认为,我市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确有必要加强,应以立法形式进行保障。据他了解,这项工作目前开展得极不平衡,仅有少数学校开设有这类实践课程。他建议各中小学应多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此前曾表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忧虑,“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刘道玉拿世界上两个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和以色列做比较。以色列家长教育奉行狮子育儿法:母狮让小狮子离开独自学会生存;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娇宠,要么棒喝。结果是,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而中国却一个人也没有。


  本版稿件由记者 许二多 汤寒锋 文


看了上面的报道,心里五味俱杂,谁毁了我们聪明可爱的孩子?欢迎亲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私房钱
28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297 
UID
4202570 
大人们的哪些行为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如何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想象力?毕业于西南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博士吴靳给出了如下建议。

这些行为培养想象力

  1.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并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孩子发问、比较、猜测,画下来、演出来、发表不同想法,想象力的培养就能事半功倍。

  2.常给孩子一些想象力方面的训练。比如给出一些简单的符号如一条线、一个半圆、一个圆圈,让孩子根据这些来组合故事,鼓励孩子尽可能多地组合一些更复杂、完全不同的故事。

  3.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废旧的钟表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甚至家里的电脑等物品,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维修。

  4.多让孩子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练习,鼓励孩子思考时多转几个弯,同时鼓励他们不按成年人的思维定式进行思考。

这些行为扼杀想象力

  1.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这样的:老师问“雪化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符。

  2.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书包、系鞋带,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

  3.制止孩子与众不同。这也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孩子在图画本上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结果被老师和家长纠正过来,因为“太阳应该是红的”。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不敢进行与众不同的想象。

  4.过早开发智力。很多家长强调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向孩子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结果孩子记下来、背下来,似乎什么都知道了答案,从而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

Rank: 1

私房钱
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UID
5415917 
很好的一本书,我家孩子也在用,孩子把学习当成玩了,很吸引孩子,设计的非常巧妙,很符合孩子特点。
潼潼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私房钱
6861  
宝宝生日
2006-11-17 
积分
7310 
UID
2843536 
唉,看过之后真是很惭愧,整天叫嚣着要做个好妈妈,要教育好宝宝,但做的真是很不够
一定好好学习一下

Rank: 1

私房钱
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UID
5202081 
五月之恋

贵宾

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

私房钱
13747  
宝宝生日
2014-12-18 
积分
11790 
UID
3708574 
用心去关爱孩子,用智慧去教育孩子,孩子的教育就会变得既简单又轻松!用心教育,一草一木都是很好的教育工具,否则,给你一个国家图书馆又有何用?

支持

Rank: 10

私房钱
38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739 
UID
3965794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私房钱
3087  
宝宝生日
2007-11-17 
积分
3162 
UID
5428378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私房钱
13115  
宝宝生日
2010-04-26 
积分
12502 
UID
3668263 
楼主辛苦啦 这么好的帖太棒啦
我都下载了,慢慢看
眼睛都花啦
凯凯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私房钱
7045  
宝宝生日
2010-03-27 
积分
5739 
UID
3995793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私房钱
494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4070 
UID
3849856 

Rank: 11Rank: 11

私房钱
1065  
宝宝生日
2012-03-26 
积分
1181 
UID
5043563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私房钱
28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297 
UID
4202570 
宝宝坏习惯是“盯”出来的
   
    孩子吃饭撒饭粒,无论大人怎么批评,他都改不了这个毛病,有时甚至用脚把掉在地上的饭粒擦来擦去,弄得一地黏黏糊糊的。一天三顿饭,他有两顿饭的时间要挨骂,甚至挨打。孩子的父母自觉无招了,便求助专家,专家建议:“当孩子再犯同样的毛病时,你们不必去理会他。”父母遵医嘱,当孩子再用脚擦桌底的饭时,佯装没看见。几天下来,妈妈发现晶晶没再用脚擦饭,立即表扬了孩子,“今天的孩子鞋底没有黏黏糊糊的饭粒,真干净!”“宝宝的桌子底下没有饭粒,看了真让人舒服。”孩子见父母对自己擦饭粒的事不闻不问,不擦饭粒倒获得表扬,便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掉饭粒,即使掉了饭,也会弯腰捡起,宝宝受表扬的次数越来越多。渐渐地,宝宝在不知不觉中改掉了这一毛病。

正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
    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会使孩子感到高兴,以后愿意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这种做法叫正强化。有些父母的眼睛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就称之为负强化。负强化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反而易于强化这种习惯。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很着急,于是逢人便说:“我这孩子只吃鸡、鸭、鱼、肉……蔬菜一点也不沾,真让人着急。”当着他人的面数落孩子的缺点,这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如此强化下去,孩子改掉偏食的毛病几乎不可能。
宝宝的父母错误地认为,关注孩子的坏行为,对孩子进行训导和惩罚,可以制止不良行为的发展。其实对孩子来说,这种惩罚和训导都似乎是一种奖励,因为这一行为引起了父母的重视,故孩子对这一行为印象深刻。这就是不少孩子爱恶作剧的原因所在。

别只盯着孩子缺点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关注,孩子更是如此,那些眼睛只盯着孩子缺点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总是视而不见,或是觉得孩子做得好是理所当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往往易引起父母的注意。那么孩子就会选择引起父母注意的负面行为,而不愿选择父母毫不理会的行为。
父母关注什么行为,这种行为就会逐渐形成孩子的习惯。因此,父母应多关注孩子好的一面,对良好行为给予及时肯定与奖励,淡化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采取漠然处之的态度,使他没有加深印象的机会。反而会变本加厉,所以,不要经常盯着自己孩子身上的缺点,这样只会物的其反。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私房钱
5622  
宝宝生日
2010-07-24 
积分
5574 
UID
5216981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私房钱
28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297 
UID
4202570 
怎么启发孩子的“创造能力”?


    研究创造能力的学者喜欢将创造能力比喻为点石成金的技术。他们鼓励家长:如果没有能力给孩子金块,那么,就教给孩子点石成金的功夫吧!的确,创造能力能化腐朽为神奇。人类进化史上,那些林林总总的发明,就是创造能力的具体表现。创造能力尤其适合于未来生活。因为随着电脑的发展,记忆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以创新的观念和态度,解决问题。因此,如何启发孩子的创造能力,是今后教育的重点,家庭教育自不例外。

    根据科学的研究,一个人的身体组织从出生到成人,一直都在发育成长。它的过程是不断地淘汰老细胞,长出新细胞。然而脑部与身体其他部位不同,随着人的成长,脑的重量逐渐增加;但是脑细胞的数量却和出生时相同,不会再增加。脑细胞跟着身体的成长,会伸展出许多突触、神经纤维长出髓鞘,这叫做髓鞘化。主管运动和感觉的部位会提早髓鞘化,专司高等思考的部位髓鞘化则较迟。大脑细胞间需要有联络的网络,这种联络的网路叫做神经回路,如果回路的组织良好,可加强一个人的思考能能力。这些机能的发展,由胎儿在时就开始发展,到了3岁左右,大部分发育完全,就是更细致的回路成长。到了小学四五年级,成长即完成了。因此,小学四五年级前是智能发展的黄金阶段,也是启发创造能力最关键的时期。

    让下一代更聪明,是所有父母的希望。根据科学实验,创造能力,充满可塑性,可经由训练呈现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且一经训练,就不会消失。什么是创造能力呢?包括: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当父母变换了孩子的房间布置,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改变的地方,丝毫不差,就表示孩子的敏觉能力十分高。当老师问:茶杯有什么用途?在限定时间内,能够想出最答案的人,就有着较佳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是指孩子能以不同角度看问题。例如有人问:你在沙漠里口渴了,要喝什么?如果甲孩子回答开水汽水咖啡;乙孩子回答仙人掌汁,则乙孩子要比甲孩子有更好的发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是指能想出别人想不到的看法,而且有实际效果。可以说,所有的发明家,都具有高度创造能力。至于逻辑推理能力,是指能从更精致、更细密的角度思考。例如懂得在纸船上涂一层蜡,防止被水浸坏;这多一层蜡的思考,体现了更好逻辑推理能力。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私房钱
28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297 
UID
4202570 
夸奖孩子的努力,少说“你真聪明!”

    有一位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的人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周末,她到当地的一位教授家中做客。

      一进门,她就看到了教授5岁的小女儿。小女孩满头金发,漂亮的蓝眼睛让人觉得特别清新。她不禁在心里称赞小女孩长得漂亮。
    当她把从中国带去的礼物送给小女孩的时候,小女孩微笑着向她道谢。这时,她禁不住夸奖道: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这种夸奖是中国父母最喜欢的,但是,那位北欧教授却并不领情。在小女孩离开后,教授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并对中国访问学者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
    访问学者非常惊奇,说:我只是夸奖了你女儿,并没有伤害她呀?但是,教授坚决地摇了摇头,说: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但漂亮这件事,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但孩子还很小,不会分辨,你的夸奖就会让她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她一旦认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给她造成了误区。
    “其实,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教授耸耸肩说,请你为你刚才的夸奖道歉。
    中国的访问学者只好很正式地向教授的小女儿道了歉,同时赞扬了她的微笑和礼貌。
    这件事让这位访问学者明白了一个道理:赏识孩子的时候,只能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应该赏识孩子的聪明与漂亮。因为聪明与漂亮是先天的优势,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和技能,但努力则不然,它是孩子后天的应该予以肯定。
    在人生的旅程中,聪明的人,常常在最后变笨了;而笨的人,却常常在最后变聪明了。
    遇到寒冷酷热,聪明的人逃开了;笨的人亲身尝试,却意外地在寒冷酷热中成长。笨的人逐渐认识到: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却永远需要努力。
    孩子的容貌也是如此,长得如何不能决定孩子以后生活得怎样。大多数情况下,努力才是决定孩子今后生存状态的重要因素。
    聪明是一种个人资源,从大人到孩子,人们都会为自己拥有这一资源而自信和自豪。所以,孩子都愿意别人夸他聪明,甚至有很多孩子为了得到聪明的头衔,常常在同伴面前常常装作不怎么努力的样子,但回到家里却拼命地学,从而保证好的成绩。这样一来,很多孩子都形成一种错觉,以为聪明就是一学就会,样样都会,不需要努力就能取得成绩,所以争相效尤,导致很多孩子都不努力学习。
    那些经常被称赞为聪明的孩子,往往把分数看成自己的聪明所得,把分数高低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遇挫折就容易灰心,且不愿意也不敢接受新的挑战;而那些被夸奖为努力的孩子,则更愿意做出新的大胆尝试,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它们做好。
    所以,家长若想激励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最好的办法不是赞扬他们聪明,而是鼓励他们刻苦学习。
    家家小的时候学东西比别的孩子慢半拍,为此,他的父母非常苦恼。家家上小学了,就当父母都认为家家不会有什么好成绩的时候,家家却带回了一张100分的试卷。这是一张数学测验的试卷,上面被老师画满了红色的勾勾。
    “这是你的卷子吗?爸爸吃惊地问家家。
    “当然是我的,上面有我的名字啊!家家自豪地对爸爸说。
    “家家真不错,告诉妈妈你是怎么考出这么好的成绩的?妈妈问道。
    “老师讲课的时候我经常听不太懂,所以下课之后同学们都出去玩,我就把不懂的地方拿去问老师,老师再给我讲一遍,我就全懂了!做作业的时候如果有不会做的题,我就把老师讲的课再复习一遍,不会做的题也就会做了。所以考试的那些题目我都会做,就考了100分。家家高兴地对妈妈说。
    听了家家的话,妈妈的眼圈一下子红了虽然自己的孩子算不上聪明,却如此好学和努力。
家家真努力,是我们的好孩子!妈妈含着泪说。
    有一个当老师的朋友曾经告诉我,在一个学校或者班级,通常有两种学生是最受老师喜爱的:一种是非常聪明又非常努力,从来都不因为自己的聪明而骄傲自满的;另一种是不算聪明却非常努力,从来都不为自己的不聪明而自卑的。由此可见,努力的孩子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
    作为父母,应该赏识孩子的勤奋和努力,对他们的努力给予最热情的支持和鼓励。不要因为自己孩子的不聪明而气馁,而应该为孩子的不努力而担心。始终记住一句话:所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很多情况下,父母应该故意淡忘孩子的聪明,而重视孩子的努力,并把这种理念传递给孩子,让他们感觉到只有努力才能获得父母的认可和夸奖,进而逐步明白一个道理:聪明往往只能决定一时的成败,而努力则决定了一世的命运。
    当孩子在学习或其他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时,不要把这个成绩归功于孩子的先天优势,而是把观注点集中在孩子的后天努力上。应该告诉他:成绩真不错,这都是你努力学习的结果!

    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了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这样赏识和赞扬他:真是个努力的好孩子!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这样教宝宝,宝宝怎么会不优秀呀!39楼“妈妈们最头疼的几大问题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