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各地母婴室搜罗青岛儿科大夫排行2017二胎育儿日记手把手教你选早教的标准
入学记-琴岛通学生卡办理岛城幼儿园信息都在这青岛新生儿出生证明青岛妇科名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107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北方雨

二年级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私房钱
218  
宝宝生日
2007-02-02 
积分
328 
UID
2846619 
主题
发表于 2011-8-8 23:0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秋冬交替,天气会越来越冷,怎样让宝宝安全度过季节转换时期,尽量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宝宝捂出病
  
  “秋冬交替,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比较多,好多孩子感冒发烧其实是家长捂出来的,有的孩子来看病时长袖外面居然还套件夹衣”。专家告诉家长,一定要记住按照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可有些家长偏偏认为受凉会感冒,因此拼命给宝宝捂衣服,殊不知宝宝的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建议家长每天早晨用温暖的手感受一下宝宝内衣里面的体温,在夏秋交替时节稍微带凉一点,反而对宝宝适应外界天气变化有好处。
  
  万一宝宝真的感冒发烧了怎么办?家长该怎样判断?专家说,只要孩子不想吃饭,懒得动弹,就要怀疑是否发烧,用体温计测一测,一旦发烧就应引起注意,及时查找原因。小儿发烧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会出现打喷嚏、怕冷、咳嗽、头痛等症状,如果热度不高,在39℃以下,家里还可以对付。让孩子多睡觉,多喝水,吃点感冒药。休息几天就会好的,不必太紧张。面对小儿发烧,很多家长惧怕儿童烧出什么毛病来,不时地给孩子服退烧药。结果即使暂时降了下来,一会儿也会再度上升。正确的方法是应及时给孩子补充一定的营养和充足的水分。如果确实需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也要按医生的处方严格执行。
  
  勤洗澡保证孩子皮肤好
  
  “宝宝的皮肤很娇嫩,一旦被蚊虫叮咬,局部立即出现红肿,并奇痒难忍,宝宝使劲抓,红肿加重,如被抓破,可发生继发性感染,成为化脓性病灶。此外,初秋一些过敏物质开始增加,婴儿很容易过敏,而有的宝宝本身还属过敏体质,全身皮肤可出现风团块”。胡汝基主任建议,宝宝一旦被叮咬,要及时处理,可涂炉甘石洗剂等止痒剂,平时要勤剪指甲,勤洗澡,去除汗味。洗澡后可涂爽身粉、痱子粉或花露水,特殊的味道可防止蚊虫的骚扰。
  
  气温高时宝宝常起一身的痱子,宝宝为此烦躁不已,又哭又闹。痱子实际上是汗腺周围炎,是汗液对皮肤刺激引起的。痱子初起时是一个个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增多时则融合成片,使大片皮肤发红。宝宝抓后可引起皮肤出血或感染。对痱子的护理本身也是治疗,室内要保持干燥通风凉爽。勤洗澡是最好的方法,用温水,忌用刺激性的碱性肥皂,洗后立即擦干,并涂上痱子粉,由于宝宝不断地出汗,所以要反复洗澡、涂痱子粉,才能达到治疗作用。
  
  小宝贝拒食不要草木皆兵
  
  吴女士给妈咪宝贝版留言说,她的儿子丁丁已经10个月了,孩子一直胃口很好,就是最近食量减少了,给他吃平时喜欢的食物时不张嘴,勉强吃些还要吐出来,奶奶喂食时丁丁会摇头躲避,用手推开,吴女士不知道是不是季节交替影响了丁丁的食欲。
  
  专家分析道,随着月龄增长,宝宝的注意力开始从食物慢慢转移到周围环境,当他们注意力分散时也会影响进食的量,过一段时间又可能恢复正常,因此家长不必过度担心,更不要拎着勺子硬逼着孩子吃。与此同时,家长可能并不了解,由于不同生长阶段的宝宝身体所需营养量不相同,同样造成他们食量变化,家长可以细心观察,不必草木皆兵。
当宝宝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建议用小快克。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12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5毫克、人工牛黄5毫克。辅料为:蔗糖、草莓香精。专治疗宝宝的一些症状。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私房钱
5256  
宝宝生日
2009-03-14 
积分
5199 
UID
6133111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宝贝怎样安全度过季节转换期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