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孕育宝典-孕妇课程实时更新2017年岛城妇(产)科大夫排行榜2017青岛生育保险津贴
青岛妇产医院建卡+告知单流程2017孕育宝典-中医调理大放送2017年孕妈搜院-青岛妇产医院搜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7 | 浏览: 92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私房钱
5683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57364 
UID
70651 
主题
发表于 2012-5-22 16:3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小雨的百宝箱 于 2012-5-23 09:57 编辑

坐月子期间不宜使用束缚带,必要时,生产4个月以后可以使用,但一定要注意使用方法。  腹带可以尽快帮妈妈恢复到孕前的苗条身材,但如果使用腹带不当,可造成不小的危害。
  单纯依靠束腹带并不能保证身体的完美恢复,还需要配合适当的运动和均衡的饮食。另外,因为束腹带是贴身穿的,所以要注意清洁并保持皮肤的干燥,以免痱子横生。
  [hide]
        ★产后4个月开始绑束腹带
  产后盆腔、子宫、内脏器官都会进入一个。恢复期,如果太早绑束腹带会使这些器官受到压迫,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影响器官的恢复;而如果没有正确的绑法,更有可能造成骨盆底的充血进而转化成盆腔炎或子宫、内脏的移位等不艮后果。所以产后绑束腹带不宜太早,让盆腔、子宫、内脏自然复位才是重点。妈妈可以等到产后4个月后器官基本复原再开始使用。
  ★束腹带可以帮助妈妈恢复体形
  胎儿娩出后身体内脏受到的压力突然减轻,如果没有很好地卧床休息,就容易下垂,用束腹带可以纠正这一问题:产后妈妈腹部肌肉松弛,肚腩、腰围变大,束腹带可以贴身绑缚在耻骨到肚脐的位置,帮助妈妈补充肌肉力量的不足,使松弛的肌肉得到喘息,逐渐恢复弹性,”从而去掉大肚腩和“游泳圈”,有利于恢复体形和防止内脏下垂。
  ★使用腹带不当的危害
  腹带束紧腹部,静脉就会受到压力,容易引发下肢静脉曲张或痔疮。
  束腰紧腹时勒得太紧,还会造成腹压增高,导致韧带的支撑力下降,引起子宫脱垂、子宫后倾后屈、阴道前壁或后壁膨出等,并容易诱发盆腔炎、附件炎等妇科病。
  束腹过紧还会使肠道受到较大的压力,饭后肠蠕动缓慢,出现食欲下降或便秘等。
  由于腹部动脉不通畅,血管的供血能力有限,会导致心脏的供血不足,脊椎周围肌肉受压,妨碍肌肉的正常活动以及血液的供应。
  ★正确的腹带绑法
  仰面平躺在床上,双手掌心放在小腹处,向心脏方向推挤内脏。
  将束腹带从耻骨绑起,绕过臀部,回到耻骨为一圈,重叠7圈。每到髋部就将束腹带反折一次。松紧度以感觉不松,且舒服为准。
  向上螺旋缠绕,每缠一绕圈,就向上走2厘米,直到肚脐。
  将剩余的束腹带头塞入即可。
  ★提示
  束腹带需要小强度而长时间地坚持使用,不宜开始就绑得裉紧,否则容易造成骨盆底、子宫、内脏受到强力压迫,使得血液流通过慢,从而影响这些器官功能的进一步恢复。[/hide]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私房钱
3116  
宝宝生日
2012-07-21 
积分
3404 
UID
736654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私房钱
3773  
宝宝生日
 
积分
3548 
UID
6115278 
我生完就用了,感觉很不舒服,确实是阻碍血液循环。而且产后出汗很多,还有恶露,绑上真的不方便啊。月子里尽量躺着,内脏不会下垂的。出了月子之后,需要走路的时候就绑上,要不然胯骨疼。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私房钱
5683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57364 
UID
70651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私房钱
5683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57364 
UID
70651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私房钱
5683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57364 
UID
70651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产后使用束缚带的注意事项(转)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