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茜@qd 于 2015-4-15 16:03 编辑
答疑汇总及专家介绍 第一期受邀嘉宾:王峰老师 其为著名育儿专家,拥有十余年一线经验,担任全国中小学行为习惯课题组负责人,中国家庭教育协会理事,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先后撰写《奇妙的大脑》、《快乐数字》、《阅读的乐趣》等十余部学习用书。秉承行为教育理念,多次在武汉、石家庄、杭州等地开展多场大型家庭教育讲座。
答疑专题:关于男孩教养方式
(以下“Q”为小编汇总的网友提问,“A”为专家回答。) 25日夜间,专家王峰老师百忙之中抽空解答了家长们最关心的男孩的教养方式,家有帅锅的妈妈们快来看看,有没有类似的遭遇和难题呢?王峰老师给出了非常精彩实用专业的答案了哦。
第一期: 男孩教养方式
Q:孩子八岁有恋母情节?
A:其实家长们不用太在意,因为所有男孩子本身都存在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所谓恋母情结,如果你觉得他过分依赖于妈妈的话,妈妈可以观察下3岁前是不是给你特别熟,3-6岁有没有喜欢爸爸的阶段。因为所有孩子在三岁前都是完全依赖妈妈的,3-6岁会开始寻找他的异性父母,比如男孩子还是喜欢妈妈,但是6岁以后正常的生理和教育模式是男孩归爸爸,女孩子归妈妈,如果6岁后儿子对妈妈的依赖情结更重了,什么事情都喜欢找妈妈,建议:1、请在生活起居上减少妈妈对儿子的过多关爱,让他在生活上独立。2、与更多男性,爸爸、哥哥、舅舅结交朋友,另一方面妈妈要对儿子示弱,寻求儿子的帮助和保护,过于强势的妈妈,孩子往往会出现恋母情结。
-
Q:男孩两岁六个月,平时老在外面玩,可一到大型活动什么的他就不敢露面了!性格有点胆怯怎么改? A:如何判断孩子胆怯,要先看孩子的生活环境,1、是否有隔代教养情况,是不是老人带?老人带孩子一般会让孩子受到过度保护,更多时候是被满足。出去以后如果宝宝遭遇拒绝,宝宝会本能的从心理上抗拒语言沟通,他会过于保护自己,退出陌生环境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这样他会慢慢变得胆小。2、再看家长性格,家长性格是否内向?如果家长比较内向,那么孩子旺往往很难表现出强势大方的性格。 有的家长会说,宝宝玩的时候表现很好,但是一出现需要他与人沟通需要表达或者人很多的时候宝宝就不知道怎么表达了,但是家长不用着急!因为对于三岁以内的孩子而言,特别是男孩子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本身就要比女孩迟缓6个月左右,所以他不能用更好的语言与人沟通。同时更重要的是,孩子缺乏在外面表现的意识,也就是说他不知道该怎么做。
针对宝宝在人多或者跟小朋友玩的时候很难参与或是躲到家长背后的情况,给家长2个建议。第一个建议:因为男孩子不会主动表现自己的情绪, 建议家长在家里教导孩子5-6句与别人沟通最简单的话,比如“你好,我是xx”“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一定要在家里和孩子练习,他才会主动和小朋友说这些话。第二个如果男孩甚至不爱开口,家长领着孩子与别的孩子一起玩,比如说,你要领着儿子走到别的小朋友面前说:“小朋友你们在玩什么呀?宝宝你看,哥哥们在玩什么,我们一块玩吧”要带着你的孩子进入这种环境,在很多人面前做同样的行为也是很重要的。
-
Q:一出门就要抱?
A:那么我首先要问你的孩子是不是每次出门都有人能去抱他,不抱的话他可能会哭,一哭你是不是会心疼?或者有别的家人看他可怜就本能的把他抱起来?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正常而言一岁半后的孩子他的大运动能力完全可以进行所有的常规体能的,比如上下楼梯都是可以的!孩子为什么喜欢被家长抱呢?往往是因为孩子能感觉到大人想抱他或者大人抱着他时两方都很满足的情绪,孩子是最会察言观色的。
-
Q:我家宝贝14个月了,现在特别喜欢把放在柜子里的东西扔出来,而且显的很高兴,这是为什么?怎么引导?
A:14个月宝宝扔东西是很正常的,宝宝很多行为是自身发展的, 比如他扔东西是为了锻炼自己的上肢的大运动,刚好在8-18个月都会有这个阶段。他扔东西的目的是为了上肢保持平衡,为更好的走或者跑做准备,所以扔东西是孩子都会出现的阶段,家长不要太担心。 至于为什么宝宝扔东西会表现的很高兴?这可能在他扔东西的时候,家长表现出许多语言和神态上的变化,例如“怎么又扔东西了?”这时宝宝很小不能正确判断大人的情绪,会误以为家长在和他玩。所以这时候家长只要在他不注意的时候把东西捡回来,等过了长个阶段后就好了。
-
Q:我的孩子九岁,脾气大,还犟嘴,而且什么事都犟!
A:是不是家里有很急脾气的人或者小的时候是不是老人带他?因为这两种情况都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抗拒的情情绪。同时9岁的时候,男孩出现第二个生理发育期,也就是进入第二个叛逆期,这时孩子本身就不那么听话。如果9岁的时候孩子出现脾气大的时候,家长是否会立刻训斥他吗?同时因为孩子不听话,大人可能更多的是指责,你总是,?你干嘛?你又?你为什么?总是用负面的语言去引导他,孩子就会很厌烦,而且过了9岁后这种语言会造成孩子情绪对抗,严重的会让孩子进入叛逆期,叛逆期已经从以前的12岁提前到了9岁,当家长认为孩子总是很倔强的时候,可以和孩子讲道理了
-
Q:我儿子5岁半,老是爱哭,不自信,怎么引导?
A:溺爱型和强势型的男孩教养方式注定孩子是不会太坚强的,因为太强势的家长不能让孩子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很多家长讨厌孩子哭。我可以告诉大家:男孩哭是允许的,6岁前男孩哭和女孩哭是没有明显区别,如果孩子适度的哭,是孩子释放情绪的好方法。 如果家长总是用命令或要求的方式对针对儿子造成儿子的意愿得不到表达,就会使用哭来反抗,当家长认识到孩子爱哭是由于自己的强势造成的,首先要学会放松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出现让你不满意的时候。比如请转过身深呼吸15次,在转过头来看,你会发现孩子很优秀
-
Q:孩子一年级,爱玩游戏,在学校老师反应也是爱做小动作,平时爸爸的话对他没有一点威慑力,怎么办?
A:一年级的男孩有动作是正常的可以被允许的,从生理发育特点上看,男孩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比女孩短,但是持续的注意力程度比女孩高,可是因为上学后老师更喜欢听话坐的住懂事的孩子,男孩无法在老师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所有要求就会得到批评,所以家长在家里观察,男孩可以安静的坐下来20分钟进行学习就是正常的,不用总是因为小动作批评他。 关于学习,一年级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可能他并没有得到学习的快乐,进入一年级下学期,家长需要鼓励他,培养他学习的快感,对于那些宝宝在上一二年级的家长来说,最忌讳的是拿别的孩子的学习成绩进行比较,孩子最讨厌被人比来比去。
-
Q:宝宝16个月老尿裤子,引导他让他蹲下或者跟大人说,可每次尿了以后才能蹲下或者说,怎么办?
A:16个月的宝宝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便,等到一岁半后才能慢慢培养自己的排便意识,所以家长不要焦虑孩子排便后才告诉老人自己排便了。
-
Q:儿子现在14个月,刚好开始学说话,我跟老公上班忙没有呢么多时间陪孩子,宝宝现在跟奶奶带着,我担心宝宝后期在语音这方面比如说普通话说的不标准或者发音什么的,该怎么办?
A:孩子的语言模仿期在3岁以后,上幼儿园后跟老师和小盆友进行普通话沟通会培养的他的语言,平时只要家长在晚上回家后和宝宝用普通话沟通就没问题了,要注意的时,当着宝宝的面,比如爸爸妈妈和奶奶沟通一定要用普通话。
-
Q:宝贝一岁两个月了,还不会走路,胆子小不敢走怎么办?
A:很多孩子走路的早晚会有很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可多达6-9个月,所以说15-18个月会走路的孩子是很多的,他胆子小是因为平衡能力差,家长该鼓励孩子多蹲在地上玩,等他能自己蹲起的时候不他的下肢能力量就达到了,而且也锻炼了他的平衡能力。
-
Q:孩子快6岁了,平时在幼儿园表现挺好,就算老师批评也不会哭。但跟家里人在一起的时候,比如爸爸说说就有可能掉眼泪。感觉尤其是有睡意的时候。 A:那么在家里是不是大人都顺从他呢?是不是其他人很少拒绝他呢?孩子小时候最大好的本能是取悦,非常会擦眼观色,是不是他哭了后家长就不会再说他了?他的愿望就能得到满足?所以家长要处理好和孩子的沟通方式。
-
Q:6岁的儿子胆不太大,别人打了他也不会还手。总说老师说了,要告诉老师。但我们平时带孩子出去遇到孩子之间小打小闹都教育孩子,小朋友们的事情要自己解决。但孩子还是不敢还手。男孩对待这种问题该怎么引导。?
A:孩子是不是平时很听话呢?如果是很听话的孩子那就没有问题。可以告诉他当他受了委屈时,第一个能帮助他的人是他自己,他六岁了能听懂大人的话了,可以适当的模拟下都没有问题
-
Q:我家孩子八岁了,因之前转学太多现在二年级了,上课不集中,一天没有一刻消停,自己在一边打闹着玩,每次都是上课不集中,成了班级的捣蛋鬼,同学们也都说他来到班级带来的都是负影响,只要一有空就玩,就有小动作,坐着作业也是小动作居多,用嘴巴咬手指,是不是多动证啊,平时在家做作业那脚就在屁股下坐着了?
A:家长先放松焦虑,然后应该想一想现在孩子是不是永远得到你和老师的批评,所有孩子都有一个否定的模式,即:家长的消极语言约等于孩子的消极意识,如果大人总说“你总是在捣乱”,他就会自我暗示“我就是在捣乱我做不到”。 我曾经接收过不少家长以为是多动症的孩子来做心理疏导,但经过沟通发现没有任何问题,他只是好动不被家长同学接受,久而久之大家总把不好的东西寓意到他身上,这时候一点点改变他,因为十岁以前注意力是可以改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