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各地母婴室搜罗青岛儿科大夫排行2017二胎育儿日记手把手教你选早教的标准
入学记-琴岛通学生卡办理岛城幼儿园信息都在这青岛新生儿出生证明青岛妇科名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117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私房钱
302  
宝宝生日
1999-02-18 
积分
309 
UID
11926327 
主题
发表于 2013-12-10 16:3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特惠周 于 2013-12-10 16:31 编辑

       每年的冬季是孩子最容易感冒生病的季节,这时所穿的衣物也是春秋季节的几倍,在冬季因为早晚的气温相差较大,所以衣服随时增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因穿多了活动时容易出汗而导致的感冒,很多妈妈都认为给孩子穿衣服很简单,其实里面也有着很多的学问,那么冬季如何给孩子正确的穿衣呢?
       购买儿童专用毛线
       因为孩子的皮肤比较细嫩,容易受刺激而导致皮肤过敏,所以在给宝宝购买时毛衣时质地是最要紧考虑的因素。最好是含的纯羊毛的,质地非常细腻、柔软,保暖性又好,非常适合宝宝穿。同时要还注意的是,不能选择含有马海毛的毛线,因为这类毛线容易脱毛,吸入到宝宝气管和肺内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宝宝贴身衣裤必穿
       很多错误地妈妈认为,宝宝活动量大、出汗多,担心汗液把内衣弄湿,所以少穿或不穿贴身衣裤,只要外面穿上厚衣服就可以保暖。其实柔软的棉内衣既可以吸汗,又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体热的丢失,使孩子不容易受凉生病,不穿贴身内衣的宝宝由于体表热量容易丢失,身体总是冰凉冰凉的,特别是腿部,更容易感冒受凉。

20101027102522.jpg



        孩子穿衣要适量
       因为大多数的孩子都非常好动,如果穿得太多,很容易出汗,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液流量增加,从而使散热量加大,衣服被汗液湿透更容易着凉。特别是半岁以内的宝宝因体表面积较大散热多,但身体产热能力不足,在活外活动时还是要多穿衣。是否需要增减衣物可经常摸他的小手和小脚,不冰凉就说明宝宝的身体是暖和的。
       绒衣绒裤不要贴身反穿
       绒衣绒裤由起绒针织布制作而成,具有柔软、蓬松、保暖性强的特质,有的妈妈喜欢给宝宝反穿。如果反穿因为绒毛很快会因汗液和皮脂变得粘结、发硬的原故,洗涤时再用力搓揉,保暖作用因此而减弱。
       给宝宝必备轻薄的小棉服
       小棉服既挡风又保暖,等于穿几件厚衣服,而且活动轻巧,非常适合活动量大的宝宝,因为小棉服内层与外层中之间夹着膨松的棉花,可以吸收很多空气,皮肤的体温散发出来的热量先穿透棉服内层,再渗入中层的棉花中,从而围护在皮肤四周,可以起到不易让冷空气入侵、保暖的作用。
       冬季给孩子穿衣讲究较多,特别是购买时衣服的质量特别要注意,现在童装行业很多衣服检测都超标,所以妈妈们在给宝宝购衣服时要注意质量和质地柔软,冬季的要保暧性强,在早晚气温相差较大的季节,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宝宝着凉而生病。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私房钱
5007  
宝宝生日
null 
积分
4582 
UID
6605909 
特惠周 发表于 2013-12-10 16:31
每年的冬季是孩子最容易感冒生病的季节,这时所穿的衣物也是春秋季节的几倍,在冬季因为早晚的气温 ...

冬天一脱一穿的,很容易感冒的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私房钱
302  
宝宝生日
1999-02-18 
积分
309 
UID
11926327 
回复 小丫头很拽 的帖子

似的,现在家里一般都非常的暖和的,外面天气又冷,这一冷一热真的是容易感冒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冬季要如何给孩子正确的穿衣呢?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