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早教机构体验感受 好难选我给女儿看的图书推荐 每日一更蒙蒙的多彩暑假 之 料理课我和婆婆教育观念不一致 伤害宝宝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7 | 浏览: 349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盈盈

贵宾

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

私房钱
14204  
宝宝生日
2006-08-07 
积分
11303 
UID
2842896 
主题
发表于 2011-6-20 16:1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很多家长都说自己的孩子很任性,脾气倔强,一不满意就大哭大闹或者和父母对抗,根本不和父母配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的任性呢?其实造成孩子任性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我主要从家庭环境方面做了以下归类。

任性成因简析:
1,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
      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般是好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要什么马上满足孩子,孩子就是家中的小太阳,只要孩子一说出口,家长就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长此以往,孩子觉得家长为自己所做的是理所当然的,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考虑到别人的需求。遇到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大哭大闹,甚至以不上学,不吃饭,不睡觉威胁父母,家长会想尽一切办法,不惜放弃自己的需求去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有时候会在街上看见已经长得很壮得小朋友还要让老人背着,如果不背,就坐在路边上大哭,老人一看孩子哭就心软了,赶紧背起孩子来,孩子则在老人的背上破涕为笑。
2,  家庭教育观念不一致
      很多家庭中家长教育子女的观念不同,尤其是家中和老人同住的主干家庭,往往是在教育孩子时,大家都各抒己见,甚至是一个管而另一个就护孩子。我们经常听说有的家庭妈妈在管教孩子时,老人马上出来反驳孩子的妈妈,甚至跟孩子妈妈发生冲突:“我不许你说我孙子,再说我就翻脸了。”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很容易变得任性固执,因为孩子有了自己的保护伞,更加不听从道理和管教,一味任性到底了。
3,  家长对孩子过分粗暴
    也有的家长使用棍棒政策,对孩子非打即骂,不顾孩子的自尊。孩子无论说得对错,只要不合家长的意,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乱批乱打一通。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要么是逆来顺受,毫无主见,要么就是骨子里极其叛逆,形成反叛的性格。家长总是头痛:为什么我这么严格,孩子还这么任性不听话呢?其实,家长根本不知道,这样粗暴的做法只能让孩子在任性的路上越走越远。

    当然造成孩子任性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遗传因素也会给孩子的性格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孩子本身受自制力的限制,不太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复无常,也是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

正确对待孩子的任性
    从心理学上来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心理反抗期。从成长的规律来看,0-6岁期间,孩子会经历“执拗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完美敏感期”“情感敏感期”等各种敏感期,在这期间孩子的需求如果得不到合理满足会变得非常任性,有时候家长看来都不可理喻,实际上这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一个过程。所以说这时候孩子的任性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我们要给予尊重接纳和合理满足。
      事例1:雯琪大概在3岁多的时候,什么东西都要选大的完整的。要是你给她一个水果,觉得她吃不了咬了一口或者切下一块,她就会大哭大闹,即使你再给她换一个她都不罢休。这时候的她处在“完美敏感期”,了解了她的这个需求是成长的一种需要后,我就适当满足她的需求,如果她情绪不佳时,我也不会怪她,很快我发现她就不再那么要求事事完美了。
      事例2:孩子2岁多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能惹她大哭大闹,有时候上班着急出门她都要哭半天。后来我了解到她正处在“秩序敏感期”时,我一般都按照她习惯的顺序来帮助她进行一些事情。比如出门的时候,谁在前面走,固定以后每天都按照这样的顺序。其实如果家长了解了这些,会发现孩子得到了正常需求后,这个阶段会很快过去,并且孩子在敏感期内可以养成良好的秩序感,也促进了这阶段智力的发展。
      然而,如果孩子的任性得不到合理引导,被过分纵容或者过分压抑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也不能让孩子任由发展,不管不顾,时间长了,孩子的不良性格完全养成了,改都很难了。严重的还会形成“任性心理症结”,成为心理疾病。
      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孩子的任性,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接纳孩子任性的正常需求。同时合理引导孩子正确表达需求,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

解决孩子任性的对策
1,  严格拒绝不合理要求
      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爱不是意味着一味满足孩子。孩子还小,没有自控力,很多时候也没有辨明是非曲直的能力,家长需要把不正确的部分替孩子过滤掉从而给孩子的成长做出正确的引导。如果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家长要严格拒绝孩子,而不能一味妥协退让。
      例1)比如有的孩子哭闹要水果刀玩,家长就不能向孩子妥协,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家长将后悔不已。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水果刀是用来削水果不是用来玩的。如果想玩,家长可以给孩子一把塑料玩具刀玩。
      例2)或者孩子闹着要买一个非常昂贵的物品,严重超出家庭的承受范围,家长也没有必要一味强充着给孩子去买。一来孩子不能养成合理消费的理财观念,二来孩子会变得更加自私任性,凡事都以自我为主,长大后也不懂得体恤别人的需求,无论在家中还是在社会上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家庭经的济状况,和孩子一起探讨合理理财的方法,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合理消费。
2,事先和孩子约定规则
      我发现很多孩子在路上看见什么就非要让家长买,一旦不买就哭着不走,大部分家长怕路上丢人就妥协了。很多时候孩子的任性也和家中没有规则有关系,如果说事先和孩子约定好,孩子有规则可依,也不会总是任性需求和家长讨价还价。
      事例:从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发现从家到幼儿园这一路卖小吃和玩具的特别多。很多商家也很会抓住孩子的心理,就选在放学时间堵在幼儿园门口卖各种饮料小吃,加上一路上经过好几个玩具店,孩子肯定没有那么大的忍耐力来阻挡这些诱惑。我们在家中就和雯琪事先约好:以后你需要的东西我们每周去一次超市,你可以选几样你一周需要吃的东西。我们在回家的路上不需要买路边的东西,等你到家以后可以在家中吃。其实这样的规则定好后,孩子知道家中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就不会在路上缠着大人。而且孩子小,容易养成习惯,一旦养成了习惯,孩子走在路上就没心事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赶快回家。
3,尊重孩子用想象表达愿望
      有些时候孩子在表达需求的时候,可能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愿望。比如孩子累了,就希望让家长抱着走。这时候,家长如果自己觉得不舒服,没必要非要强忍着疲惫一定要满足孩子。但家长不要否定孩子的感受,可以尊重孩子的感觉,但不一定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可以用想象的方法表达下愿望,当孩子的感觉被尊重了,孩子往往很通情达理,愿意去体谅家长。
      故事1)我们出去玩,雯琪累了会说:妈妈,你能抱抱我吗?我一般会蹲下来拥抱她一下:宝贝,你累了啊,我多么希望能抱着你啊,可是妈妈也有些累了呢。雯琪也会表示出对我的关心:妈妈,那咱们找个地方歇会再走吧。
      故事2)雯琪去玩具店马上会被五颜六色的尤其是体积较大的玩具吸引住:妈妈,我好想要那个大的玩具城堡啊!其实,大人看到那么漂亮的玩具有时候也会心动的。我会看着玩具对她说:哇,好漂亮的城堡啊!妈妈多么希望能给你买啊,可是妈妈的钱不够买这个的。雯琪会笑着说:只要看看就好了,等我们有了钱再买吧。
      其实有些时候,孩子只是在表达她的喜好她的愿望,家长即使不给孩子买也可以肯定下孩子的愿望,用想象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表达下她的愿望,孩子往往就不会缠着家长非买不可了。
4,  延迟满足给孩子选择权
      当孩子有要求的时候,如果家长觉得这个东西不是非常急需的,家长也可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既满足了孩子又让孩子学会等待,期望已久的东西拿到手,幸福感也会比马上得到要高很多。同时,可以给出孩子一定范围内的主动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求学会选择和等待。
      实例:我记得有一次带雯琪去利群买衣服,童装的对面就是卖玩具的。她一眼就被一个粉色的魔幻梳妆台吸引住了,不要衣服了,在出售玩具推车前不肯走,非缠着让马上买给她。并且陈述了合理的理由:我要买回家然后学习一下如何把它们拼起来。我觉得她说的理由也算合理,但商场里的价格是200多块,有点贵。我悄声在雯琪耳边说:宝贝,妈妈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妈妈也想给你买。可是这里的价格有些贵,你觉得等你过生日或者六一儿童节我从网上给你买怎样啊?雯琪马上答应了:那好,就儿童节给我买吧。从看玩具到现在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她时而会问我:妈妈,那个玩具叫什么来着?六一儿童节还有多久啊?她已经在满心盼望这个玩具了,收到礼物的时候一定会感觉幸福爆满的。
5,  巧用惩罚让孩子体验后果
      有些时候孩子在任性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运用惩罚手段,还孩子体验下后果,为自己的任性吃一点苦头,让孩子学会下次不再靠任性来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惩罚不是体罚,另外这个后果不能太严重,是在孩子的承受范围之内的。
      实例:我记得有一天天气看起来不是很冷,可是风比较大,出门前我劝雯琪穿个外套,可是臭美的她不喜欢穿那么多。我提醒了她两次外面很冷,可是她坚持说不需要外套。我们下楼以后,刚出楼道门口,北风就呼呼刮着脸,我穿着棉袄都觉得很冷,雯琪身子一下被冻缩起来:妈妈,好冷啊。我拿着外套问她:你现在需要穿吗?雯琪连连点头,让我给穿上衣服。孩子有时候需要亲身体验下后果才肯相信父母的话,如果不是很原则性的问题,也可以让孩子亲身感受体验下,这样下次她就不会那么任性不肯听从建议了。
6,  冷处理或转移注意力
      孩子哭闹不止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冷处理,先不去处理。让孩子知道,有问题不是靠哭闹来解决的。等孩子冷静的时候,然后再去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如果有合理的要求可以好好和家长说,而不要通过哭闹或无理取闹来解决。当孩子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家长切忌给孩子讲道理,因为孩子肯定听不进去。
      另外也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的情绪先稳定下来。家长可以采用一些小游戏,帮助孩子来学会稳定情绪。例如:雯琪在情绪长时间不好的时候,我会用游戏的方法转移她的注意力。我提议我们一起数数房间里面有几种绿色,往往在我们数完3种颜色的时候,她就破涕为笑了。或者,我会把手放在她的胸口说:来,赐给你魔法,把快乐和高兴放到你心里,把难过和生气都挪去。 孩子喜欢游戏,我发现雯琪很快就会和我一起融入到游戏中,快乐地享受了。

      温馨提示:

      1,家庭内部要统一。不能是一个家长一个样,而且家长也要言行一致,一旦许诺答应孩子的要做到。
      2,家庭关系要和谐。一个被爱滋润,在民主和谐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被鼓励采用合理的方式来沟通,这样的孩子也会远离任性。
      3,家长要学会控制情绪。家长不要被孩子的情绪左右,一定要平静理智地帮助孩子。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家长理性沟通,孩子也会效仿家长,给孩子起到一个榜样作用。
       4,家长要给孩子时间。孩子受年龄的限制,一定不会一两次就能克服自己的弱点,家长要有耐心,给孩子改变和成长的时间。
      5,家长也需要学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基本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如果家长学习了这些规律,就会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那么顺着规律去引导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6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家长如果把握好这个成长的关键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很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弥补。家长一定要学习科学的育儿理念,运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法,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去引导孩子,理解和尊重孩子,合理满足加之正确引导,不纵容也不压抑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性格,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一生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可可妈妈

贵宾

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

私房钱
34394  
宝宝生日
 
积分
140680 
UID
5210004 
我宝宝也是,特别任性,,搞得我真焦头烂额。
现在只能用冷处理来对待她的任性~~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私房钱
4711  
宝宝生日
2010-04-26 
积分
4321 
UID
4220684 
现在宝宝一听我要“冷处理”她,就会大哭,呵呵,在她脑子里冷处理就是很严重的惩罚了。
KEVIN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私房钱
3771  
宝宝生日
2009-07-23 
积分
3830 
UID
2845496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私房钱
12005  
宝宝生日
2010-05-08 
积分
10683 
UID
3726540 
QQ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私房钱
3329  
宝宝生日
2008-06-15 
积分
3049 
UID
5750338 
瑶瑶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私房钱
6270  
宝宝生日
2010-07-16 
积分
5928 
UID
5952608 
我也愁这个文问题呢 我在家一管瑶瑶 俺妈就出现了 就说 孩子那么小 你管他干什么
然后就把瑶瑶抱走了 俺婆婆也是 一听见孩子哭 就把孩子抱走了 弄的我都没法管
现在瑶瑶这个脾气 稍微不如她的意 就哭呀哭的 好处是现在还学会趴在地上哭 我真是没治了

Rank: 3Rank: 3Rank: 3

私房钱
86  
宝宝生日
2009-01-04 
积分
94 
UID
6120943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怎样对待孩子的任性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