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1921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10-17
- 私房钱
- 34394
- 阅读权限
- 99
- 积分
- 140680
- 帖子
- 21898
- 精华
- 41
- UID
- 5210004
      
- 私房钱
- 34394
- 宝宝生日
-
- 积分
- 140680
- UID
- 5210004
|
本帖最后由 yyand 于 2012-5-4 21:23 编辑
家长最为头疼的事,莫过于自己家的宝宝喜欢打架,总担心自己的宝宝惹出乱子、打出毛病。常常听到很多妈妈抱怨,“我家宝宝在幼儿园又打架了,这孩子越大越调皮了。”每次孩子打架,爸爸妈妈又是心疼又是生气。其实,打架是宝宝成长路上的必经关口。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总免不了与同伴接触,在与小伙伴相处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不愉快的碰撞。其原因多种多样,譬如贪玩、伙伴们不遵守游戏规则、玩具分配不均、对方的行为妨碍自己娱乐,或者自己的东西被他人占用甚至损坏,见他人欺负弱小,出于正义感而上前阻止不力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引发争吵打斗。
每逢遇上宝宝打架,家长定会奋不顾身地上前,用强硬的方式中断宝宝们的战争,然后严加训斥,末了仍不忘加上一句:以后别跟他一起玩。
其实宝宝打架并非全是坏事,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宝宝间的争吵打斗恰恰是他们在自己的“小社会群体”中学习与人交往、学习如何做人的一种重要方式。越是能打架的宝宝,越具备社交能力,越精明强干
-
随着宝宝的一天天长大,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推推搡搡,作为家长到底管还是不管?心理咨询师认为,采用肢体动作来沟通,是学龄前孩子沟通的一种主要方式,家长有了这样的概念,心中便会淡定许多。
-
有人认为:如果大人总是横加干涉孩子之间出现的小问题,那只会剥夺孩子的成长机会。其实动作沟通是学龄前孩子采用的一种主要沟通方式,当家长脑中有这样的概念时,便会理解宝宝交往中的一些行为,比如在玩耍的过程中,前面的宝宝挡了后面宝宝上滑梯的路,后面的宝宝可能一句话也不说,直接把前面的宝宝“拨”到一旁。
-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干涉并不代表不关注,当发现宝宝之间有“冲突”时,家长一定要让宝宝处于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防止宝宝在推搡中发生意外受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