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早教机构体验感受 好难选我给女儿看的图书推荐 每日一更蒙蒙的多彩暑假 之 料理课我和婆婆教育观念不一致 伤害宝宝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225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洁yuanyuan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私房钱
4114  
宝宝生日
2010-10-19 
积分
3613 
UID
4092392 
主题
发表于 2014-4-25 11:4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4.23是世界读书日,大皓选择了两本书来读,其中一本就是《法国经典儿童科普野生动物面对面之袋鼠》。
作品介绍:这本书是法国皮埃尔.达尔芒夏著,是一套由法国专业动物类出版社联合欧洲顶级动物摄影师,专门为儿童出版的大型野生动物科普系列图书,精选了孩子们普遍感兴趣的企鹅、青蛙、海豚、河狸、松鼠、袋鼠、土拨鼠、水獭、熊、狼、大白鲨、猫头鹰、岩羚羊和大猩猩共14册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我手里这本是专门介绍袋鼠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袋鼠的世界,和袋鼠来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吧!

封皮封底目录.jpg


   说起袋鼠,首先是从斯芬克斯之谜说起。“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此题无解。而我们知道,袋鼠跳跃的时候用两只后脚,行走的时候是靠四肢及尾巴的支撑,而坐下的时候后腿和尾巴形成结实的“三角支架”。人们猜想,袋鼠是不是就是斯芬克斯谜语的答案。而对袋鼠的这一说明,也是袋鼠的最大特征,并在前言里以斯芬克斯的谜语做引子提出来,非常有吸引力,一下子抓住了小观众的兴趣,想要对袋鼠的生活一探究竟。

袋鼠不象小狗、小猫一样经常见到,一般在动物园才可以看到这种动物。而这本书中的图片是欧洲顶级动物摄影师零距离拍摄的,在画面上更具有冲击力,给人一种面对面的感觉。看看下面几幅图,这两只袋鼠分别在做什么呢?第一只高高跃起,前肢收起,强健的后肢跳起,而且肚子前面的袋子里还装着一只可爱的小袋鼠。原来是这是一只雌性塔斯马尼亚灰色大袋鼠带着育儿袋中的宝宝在草原上散步。第一次看这本书的大皓说,这只大袋鼠可是有点调皮,之所以跑是因为后面有狮子啊、老虎啊、猎豹啊、狼啊在追它。而第二幅画中的袋鼠正静静的坐着,皓皓以为它在等自己的好朋友,而我却觉得它在张望着什么,是不是看到了什么猎物了呢?再来看看这只赤大袋鼠,猛一看有点像山羊,或者兔子。

几种动物.jpg



袋鼠妈妈袋子里带着小宝贝的画面也许最让人感到温馨。而神奇的大自然赋予袋鼠妈妈一个特殊的特性—他能够同时产出不同需求的奶。育儿袋中的宝宝(也就是肚子前面的袋子)吸吮一个乳房,而适合于第二阶段(袋鼠脱离育儿袋,独立蹦跳)的奶来自另一个乳房。没有任何动物具有如此个性化的服务功能,而袋鼠妈妈的这一特性在数百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袋鼠全年可以受孕,只除了喂养育儿袋中的宝宝的那些日子。雌性袋鼠的母爱,不亚于我们每个当妈妈的对于宝贝的爱,袋鼠妈妈也是全身心喂养着自己的宝贝。可见,全世界,所有的母亲,不仅是人类,包括动物,给予子女的都是无限的爱意~

袋鼠的跑动方式看起来轻松,其实他们这种群居动物非常警惕。羚大袋鼠类中最大的袋鼠能够跳跃超过10米长的距离,时速最高达80千米。袋鼠是用后脚敲打地面来警示危险的。书中还介绍了袋鼠的节省能量和适应环境。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段话:“按理说,袋鼠跑的越快就越容易疲劳。然而,他们并不是这样,因为他们的跳跃并不是靠肌肉的动作和能量的消耗,而是主要依靠后腿十分有弹性的筋腱,就像弹簧一样,在使用的时候力量变强。当袋鼠跳跃的时候,巨大的腿部起着杠杆作用,利用筋腱的柔韧性,腿部的肌肉团和尾巴根部起到减缓着地的作用。”
   这本书在视觉震撼之下,配以详细的文字说明,向我们展现了袋鼠的王国、特点、繁衍等生活习性,内容非常丰富,看完以后也会对袋鼠有了一个全面而详细的了解

动物照片详解.jpg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袋鼠妈妈,带上宝贝去玩耍-《法国经典儿童科普野生动物面对面之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