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小鸭巴子 于 2014-7-9 10:49 编辑
小家伙跑来跑去的, 好几次险些撞到人。。 于是我怒了, 大吼了一声:“曲家德!!你过来!!” 家德慢悠悠的过来了, 还没等我说话, 他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
今早起床谈心, 我说:“德,妈妈发现你一个问题。" 德说:“妈妈,什么问题。” 我说:“我发现你这几天经常会哭,妈妈说过如果你摔倒了很疼的时候,那可以哭,但是如果是撒娇,无理取闹那样的哭,是不可以的。比如昨天晚上在商场,你跑来跑去是不是不对吧?” 德说:“是。” 我说:“那你不对,妈妈批评你,你为什么哭了?” 德说:“因为吧,我觉得没面子。”
面子?没面子? 平时面对家德不听话时, 大多时候一个眼神或者一句“家德!”就能搞定。 可他毕竟是个3岁多的孩子, 遇到过于兴奋的事情, 他还是会控制不住自己。 或者是人多时候, 有点人来疯的感觉。。 而我一直也是以“当面教子”来教育, 没成想今天家德会说这样让他没有面子。。
其实德爱面子, 之前我是注意到的。 比如有一次家庭聚会, 家德玩闹时腿干正好卡在楼梯上, 家德眼含泪水一瘸一拐的过来, “德,你怎么了?" “妈妈,我卡着了。” 看着他痛苦的表情和强压的泪水, 我说:“德,要是疼,你就哭吧。” 家德看看旁边坐着的好多人, 忍住了说“妈妈,咱到旁边的屋吧。” 进屋了,我说“来我看看,你哭吧。” 可能是过了一段时间没有那么疼了, 德擦了擦眼中的泪水“妈妈,好了,不疼了,男人哭什么哭啊。” 而我只是考虑到, 可能平日灌输的男人不能哭的思想比较多一些, 现在想来,估计还是小家伙觉得摔倒哭没面子了。。
上班路上, 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幼儿教育,到底是“当面教子”还是“背后教子“呢? 当面的理由,是能够深深记住, 背后的原因,是可以尊重内心。 如何这两者都能兼顾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