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孕育宝典-孕妇课程实时更新2017年岛城妇(产)科大夫排行榜2017青岛生育保险津贴
青岛妇产医院建卡+告知单流程2017孕育宝典-中医调理大放送2017年孕妈搜院-青岛妇产医院搜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324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1Rank: 11

私房钱
113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060 
UID
31870037 
主题
发表于 2015-5-14 17:3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对产后妈妈来说,生完宝宝身体各方面机能都很弱,包括乳房、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等等都有很大变化。而产褥期是妈妈们恢复身体甚至调理过去不好体质的最佳时期。通过这个时期不仅要把怀孕时带来的变化复旧,更好的是可以利用科学合理、符合自己特质的方法来调理自己的体质,扔掉身体上那些成为负担的包袱。因此产褥期护理是所有产妇的“福音”,每个产妇都不能轻易放弃。
1、
产褥期产妇易患疾病
怀孕给妈妈的心脏增加了负担,血液速度加快,心跳增加,血容量增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供给胎儿和自身的需要。当宝宝在子宫里发育时,顶着妈妈的膈肌逐渐上升,使妈妈心脏发生移位,肺脏负担随之加重。其他如肾脏、胃肠、内分泌系统、骨骼、关节、韧带等,也都会发生相应改变。这些器官的复原,都要依靠产妇在月子里悉心养护才能恢复。稍有不慎,就可能令产妇患上疾病。
2、
产后产妇身体虚弱
在产后的前几天,新妈妈的身体会非常虚弱,此时既要完成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还要照顾宝宝。因此,如果产妇的肠胃功能不能得到及时的还原,又无法及时补充热量和各种营养素,产妇的身体很难康复。此外,产妇的生殖器官经过妊娠和分娩的变化与创伤,也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3、
产后产妇生理变化
我们都知道,产妇在怀孕生产过程中,生理上会发生很大变化。当宝宝快要出生时,产妇的子宫重量会比原来增加约20倍,容积也增加约1000倍以上。所以,当宝宝出生后,产妇的子宫颈和外阴都会变得松软、充血、水肿、子宫内膜表面也会出现创口和剥落。正常分娩情况下,产妇的外阴需要十几天才能恢复,而子宫大约需42天才能复原。
4、
产褥期护理不当可能带来的危害
产褥期护理除了能让产妇身体更健康,还有调整体质、预防腰酸、消除妊娠纹、容易恢复身材等好处,所以产褥期护理是所有产妇的一项“福利”,每个产妇都不能轻易放弃。产褥期是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产妇在这段时间里,身体和精神都很疲劳,容易遭到各种疾病的侵袭,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足以让体内努力调整的内分泌系统再次失衡。而身体免疫功能下降,伤口就难以得到痊愈。产褥期护理不当很容易引起产后乳汁不足,出现黄褐斑、产褥期忧郁症、腰痛等病症。据统计,女性产后“病态皮肤”比产前多9倍,产后“肥胖症”比产前多6倍,“内科杂症”比产前多4倍,而精神心理障碍“女性忧郁症”比产前要多出5倍。当然,这些疾病都是显性的,容易被发现并及时治疗,还有一些因坐月子不当引起的“隐形”疾病,对身体伤害更大。
由此可见,产褥期护理对产妇身心恢复非常重要。正常情况下,产妇需要6-8周才能恢复到怀孕前的生理状态。这段时间调养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妇日后的身体健康。如果能趁这个机会,在家里保持欢乐的氛围,按照正确的方法坐月子,顺势调整身心,或治疗某些生产前身体上的疾病,都能给产妇带来未来几十年的健康身体。

Rank: 20Rank: 20

私房钱
44987  
宝宝生日
null 
积分
40146 
UID
7174919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私房钱
266  
宝宝生日
 
积分
272 
UID
31924929 
同意一楼的说法,女人一生有三个春天。第一个是青春期,第二个是产褥期,第三个是更年期,这三个时期对女性的健康美丽的塑造相当重要,很多人月子做不好落下月子病比如腰疼、关节疼之类的,但是科学合理的做好月子,却也是有机会改善改善女人的体质的。广大的女性同胞们一定要关爱自己,在月子期,给自己最好的呵护。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产褥期的重要性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