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496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2-29
- 私房钱
- 19288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17770
- 帖子
- 2932
- 精华
- 3
- UID
- 7379729
         
- 私房钱
- 19288
- 宝宝生日
- null
- 积分
- 17770
- UID
- 7379729
|
两个月来,丁女士一直处在流产的担忧之中。3月15日,她因久未来例假前往垂杨柳医院检查,中医科医生诊断其为月经不调,并给她开出了孕妇忌服的药物,药量9天。吃完药后,她仍未来例假,经检查已经怀孕5周。目前,医患双方仍在协商此事。
. k9 R- {5 A. p% `6 q; } _7 T
% P- R2 l4 O: A1 F
& M2 l3 |7 _" E7 } >>患者
g4 K. @0 z O, |' }* |; I5 I/ F" D+ O1 v
被误诊为月经不调
. ^) I8 \/ O0 D8 g9 }4 K6 s
- O4 k' b! a2 T( Q 丁女士今年25岁,曾经出现过月经推迟的状况。3月15日,她前往垂杨柳医院看病。当时是中医科副主任赵医生接诊,“他把了脉,问了问情况,不到3分钟就给我开了药,说我是月经不调。”诊断病历显示为丁女士月经错后十余天。赵医生给她开具了“少腹逐瘀颗粒”和“四物颗粒”两种药物,药量为9天。记者查看发现,“少腹逐瘀颗粒”的包装盒上明确注明孕妇忌服。
: [/ w c5 Y/ w2 H2 v- a
( c: `/ i5 N- I 吃完药后,丁女士发现仍未来例假,便于24日前往朝阳医院检查。彩超结果显示,她已经怀孕5周,但左侧卵巢有异常回声待排。“医生说我吃的那两种药是孕妇不能吃的,按理孩子应该已经流产了”。
: `4 }; p- \0 U& _. L' i# A8 ~$ L- w9 L1 {$ \" w$ V! J
当月28日,她又到北大第一医院复查,超声影像显示,丁女士“宫内早孕,活胎”,但医生建议,上述两种药物对胎儿存在不利影响,可能导致胎儿后续发育畸形。丁女士和家人顿时陷入担忧和焦虑之中,“打胎怕导致习惯性流产,无法再受孕,不打又怕孩子生下来有问题。”
2 ^7 u$ M2 o$ J) f( k' R
( [) @2 W9 B5 O+ ~; Y- Z' x5 _5 g/ C4 ~, H8 F
>>院方
) R8 p# C! _; d& w" x' R# X% E Y- E+ r. L8 T
医生确有误诊行为6 i' u9 i& Z& }9 ^1 v
: j: t" z0 D1 ?" h+ M 经过多次沟通,丁女士决定保胎,同时向垂杨柳医院索赔12.2万元,其中5万元为后续诊疗费。她表示,如果胎儿发育过程中及产后一切正常,她将在产后6个月将该部分赔偿款退还。
, g/ E8 I! }5 T8 a8 w- Y6 m* H) p) x* A! o
对此,垂杨柳医院表示难以接受。前天下午,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事医生确实存在误诊行为,但医疗损害目前并不明确,院方一直积极与丁女士沟通此事。他解释称,“少腹逐瘀颗粒”属于孕妇忌服药物,主要是可能导致孕妇流产,但从目前胎儿状况来看,丁女士流产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至于对胎儿的影响,尚未见到相关研究,目前都只是假设,难以认定,“如果有相关的第三方鉴定对此予以证明,医院愿意承担相应责任”。
0 d' f* z" d1 x1 x g
. a8 |2 E8 n1 L% M# z% N 该负责人介绍,赵医生完全遵守了中医的诊疗规范,但有些病不排除在一定阶段分辨不清。丁女士当时有多种症候群搅和在一起,她自述经常出现月经错后的情况,此外还可能受到其他影响,故赵医生判断其为“气血两虚,血脉淤阻”,开具的两种药物均为对症的良药。目前,双方仍在协商此事。
( J' `3 b9 {$ N* |! y5 a 9 p/ v& t; m$ s/ K: o* g, v: V; O4 K
>>专家
) |' C' y Q( l" h
/ @ G3 f& B5 p6 l4 W 建议求助医调委
2 N6 h& u, s/ t
# }( v% B' l+ J$ D3 G- j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法学人士卓小勤就此分析,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目前情况下,垂杨柳医院存在误诊误治的侵权行为已经是既成事实,应该承担相应责任。但医疗损害不确定的情况下,要求医院赔偿并不现实。
% h: Q2 g4 a" S; \0 S$ w% ]9 ]" b
|
|